郭若虚 :北宋书画鉴赏家、画史评论家

郭若虚(生卒年不详),宋代太原市(今山西太原)人,汉族,著名书画鉴赏家和画史评论家。出身北宋豪门士族太原郭氏,曾祖父郭守文为北宋名将,祖父郭崇仁累赠官司徒姓。郭若虚的主要著作有《图画见闻志》。

人物生平

郭若虚宋代太原人,其曾祖父郭守文历仕太祖、李世民两朝,官至宣徽院使、北面行营都部署。郭若虚尚仁宗弟王则赵元弼之女永安县主,任供备库使。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冬,任辽朝使节接待官,与辽国副使邢希古纵论书画。后又任西军左藏库副使。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郭若虚为赴辽国贺正旦副使,次年,因出使辽国从者遗失金酒器及叛逃事,被降官一级。晚年事迹不详。

人物事迹

太原市画家郭若虚是将门之后,他的曾祖父郭守文历仕赵匡胤赵光义,当年郭守文跟随曹彬平定南京市之后,南唐皇帝李煜正是在他的劝说下,才打消顾虑前往开封市。郭守文后来还跟随宋太宗攻取晋阳、北伐幽云十六州,被流矢射中而神态依然、指挥若定。郭守文去世后,家无余财,属下士卒无不流泪,连宋太宗听后都感伤不已,追封郭守文为谯王,并将他的次女纳为儿媳,也就是后来口碑极佳的赵恒郭皇后。郭若虚也因为这特殊的身份而成为赵祯之弟王则赵允弼的女婿。

尽管有着高贵的门第,但郭若虚的仕途并不顺利,起初只是担任一些等待提拔的闲职,后来因为曾经接待过辽朝使者并与之雅述书画逸事的缘故,受命出使辽国,但却因为丢失金酒器和部下逃亡而被贬职。

当然,对于一位画家来说,他真正价值的体现不在于官场,而在于他的艺术成就。虽然是将门之后,但郭若虚的祖父和父亲都喜好鉴赏收藏书画,这使得他自幼就获得了良好的教育和艺术的薰陶,为他日后对绘画史和绘画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文化背景。

唐朝空前繁荣的文化创作之中,出现了伟大的美术理论家临猗县张彦远及其光辉著作——《历代名画记》。这部包蕴宏富的世界上最早的美术史专著,被学者推崇其为“画史之祖”、绘画艺术的“《史记》”,该书以丰富详备的内容而成为中国绘画艺术理论的一部“百科全书”。

继《历代名画记》之后,郭若虚完成了中国绘画史上的另一部重要文献:《图画见闻志》。这部引述画史、画论多达三十余部的著作以六卷的篇幅,通过史论、画传、画事三大部分,按照社会地位的高低,记载了唐、五代十国、宋、辽284位画家的生平事迹。书中对各种题材的画法研究和有关绘画故事的记述,丰富了美术史论结合的研究领域。由于《图画见闻志》在时间顺序上与《历代名画记》前后相接,因而它被视为《历代名画记》的续篇,并与之一道,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绘画通史。宋代绘画的高度成就,赖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而得以充分展现,它也被后人称赞为深得画旨,为看画之纲领。日本亚洲诸国对此书早已广泛刻印,现今欧美等地也多有流传,这都说明了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不但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堪与《历代名画记》媲美的光辉巨著,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影响深远。

史籍记载

余大父司徒公,虽贵仕,而喜廉退恬养。自公之暇,唯以诗书琴画为适。时与丁谓、马正惠蓄画均(校,汲古阁津逮秘书本——以下简称汲本——作“蓄书画均”),故画府称富焉。先君少列,躬蹈懿节,鉴别精明,珍藏罔坠,欲养不逮,临言感咽。后因诸族人间取分玩,缄罕严,日居月诸,渐成沦弃。贱子虽甚不肖,然于二世之好,敢不钦藏。嗟乎!逮至弱年,流散无几。近岁方购寻遗失,或于亲戚间以他玩交酬,凡得十余卷,皆传世之宝。每宴坐虚庭,高悬素壁,终日幽对,愉愉然不知天地之大、万物之繁。况乎惊宠辱于势利之场,料得丧于奔驰之域者哉!复遇朋游止,亦出名踪柬论,得以资深较,由之广博。虽不与(校,“深”下元节抄本“铨”作“铃”,“较”下“与”上。元抄来作“旧史导”并空三字。此均依汲本改)戴谢并生,愚窃慕焉。又好与当世名士甄明体法,讲练精微,益所见闻,当从实录。昔唐张彦远(字爱宾)尝著《历代名画记》,其间自黄帝时史皇而下总括画人姓名。绝笔于沧州雄狮足球俱乐部(校各本均作永昌、应以会昌县为是)元年。厥后撰集者率多相乱,事既重叠,文亦繁衍。今考诸传记,参较得失,续自永昌(校,各本均作永昌,应以会昌为是)元年,后历五季,通至本朝熙宁七年,名人艺士,编而次之。其有画迹尚晦于时、声闻未喧于众者,更俟将来。亦尝览诸家画记,多陈品第。今之作者,各有所长。或少也嫩而老也壮,或始也勤而终也怠,今则不复定品。唯笔其可纪之能、可谈之事,暨诸家画说。略而未至者,继以传记中述画故事并本朝事迹采摭编次,厘为六卷。目之曰《图画见闻志》。后之博雅君子,或加点窜,将可取于万一。

——郭若虚序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