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扇,又称“纨扇”“合欢扇”“圆扇”“宫扇”“绢扇”,是中国古代扇子的品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的工艺品之一。
扇子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起初的功能是用来纳凉,战国时期出现了团扇的雏形“便面”,汉朝开始得到发展,清朝末年开始走向衰落。它的扇框为圆形或近似圆形,底部有扇托,连接扇框和扇柄,又以扇柄为中轴线成左右对称的样式,有长圆、葵花、梅花、六角、芭蕉、马蹄、鼓形、瓜棱形等多种式样,后来经过不断完善,团扇形制越发精美。在漫长的历史中,团扇历经几代变革,具备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审美特质及其内涵,逐渐成为华族艺术品中的宝藏。它不仅体现着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也促进了中国古代“雅” 文化的流行与发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战国时期,团扇的雏形“便面”出现了,又名“户扇”,其形状如半规,似单扇门,起初用细竹篾为原材料, 后来用布锦丝绢,这一时期,“便面”较为普及,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在使用,这是古代时期团扇发展的质的飞跃,它由笨重的长柄扇发展为轻巧便捷的短柄扇,由皇室贵族专用的“障扇”发展为平民百姓都能使用的扇风纳凉工具。
汉朝时,团扇又称为“平扇”或者“纨扇”。随着对扇子形制样式的改变后,人们又开始对扇子的材质与美观进行改善,将素绢、花绫、细罗等丝织品,刺绣花纹以及彩绘装饰纳入制扇的范围,是扇子越加精美。把当时扇柄位于扇子一侧的单扇面团扇进行改善,将扇柄改至中间, 扇面以扇柄为中心,两边对称,这样扇子形制更为美观, 应用更为方便,且挥动起来两面生风,省力且美观, 增加了扇子的观赏性。这些改进对团扇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平扇逐渐由不规则的对称扇面,逐渐演化为椭圆形、圆形扇面,“团扇”从此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与流转至今的团扇样式已经较为相似了。最早吟咏团扇的是刘骜时期班婕妤的《怨歌行》,诗中描述了团扇的形制为“似明月”的圆形,扇面的材质则是齐地生产的精细丝绢;合欢扇色素尚白,扇面不加任何修饰;同时,诗中指出 团扇可被纳入衣袖随身携带,这也从侧面展示了团扇的实用性与便携性。
宋朝时团扇较为盛行,一是它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二是借助于团扇绘画艺术,精致而典雅的绘画风格,别样的形制与艺术特色, 备受女性及士大夫阶层青睐。宋朝商业的繁荣发展,催生了绘画艺术的全面发展,许多富有创新品质的画家,将柳塘归牧、鸟虫差翅亚目、乡村货郎等自然及社会生活中的细微事物融入团扇绘画中,细腻的笔触、雅致的色彩、 精巧的构图,让团扇艺术在把玩与观赏之间蔚然成风。它结合了团扇形制特点,取材广泛,绘画作品灵巧、清新,小巧的形制空间,却能够彰显深远的艺术魅力。与长卷、立轴绘画相比,团扇绘画非常注重对扇面形制的精巧挖掘,倡导小型绘画。如《出水芙蓉图》 《群鱼戏藻图》 《秋葵图》等,以扇面为依托的小品性花鸟虫鱼绘画,进一步丰富中国绘画的传统形制。
明朝初期受统治阶层的政治集权和当时思想的影响,团扇审美世俗化;明代末期,江南地区发达的城市经济,带动了文化的发展,团扇审美价值取向逐渐个性化;清代中期乾隆,由于宫廷帝王的喜爱,团扇又逐渐成为文人案头的雅玩和女子闺房之乐,这一时期亦是团扇设计使用高峰,其设计精美和用料讲究是最鼎盛的,在这期间,团扇蕴意相较于明代的个性化也在转变。康熙帝、雍正、爱新觉罗·弘历时期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盛,人民安居乐业,制作出扇子装饰艺术材料也比较丰富,制扇技术的工艺材料造型选择也都较为成熟,出现了了各式精美的团扇。
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日本、韩国的折扇大量流入,中国的制扇工匠吸收其精湛的制扇技术,改进制作工艺,制作出珍巧名贵的折扇,为人们所接受和喜爱,纨扇其势大衰,逐渐被折扇所取代。这一历史性的灾难给团扇的发展带来了了巨大的挑战,此时的团扇原有古朴典雅的中国艺术气息已经不复存在,多因陋就简,因而团扇的生产和销售也日就衰败,战争导致的生灵涂炭,政治经济的萧条,这直接致使了团扇的败落。
新中国成立后,团扇重放异彩,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上海城隍庙工艺厂改进工艺,成批生产一种细绢纨扇。这套纨寓用钢丝作边,细绢为面,将豫园的观涛楼、九曲桥绘入扇面,其工笔画法,细腻逼真,色彩艳丽,结实耐用,轻巧大方,备受大众喜爱,开创了合欢扇发展的新局面。
进入21世纪后,人们将团扇与文创产品结合,使其具有文化传递功能、装饰功能、礼品赠送功能,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为团扇的发展注入新思路,与文创产业的融合,为团扇的发展注入动力。国家领导在外出访问时,可作为馈赠的礼品,传达 精神层面的意义;一些民间艺人运用中华民族南桃北柳非遗年画元素的精神特征、形式风格,从多维角度进行提炼并进行二次融合创新再应用,在内容题材、形式风格、文化意境等方面进行融合转化,以雅俗共赏的年画吉祥元素, 实际创新应用在新的时尚刺绣团扇系列产品设计款式中。同时, 在二大类不同形式风格非遗流派产品中,进行互融创新设计,开拓了刺绣团扇的产品功能。
团扇的扇框为圆形或近似圆形,且底部有扇托,连接扇框和扇柄,又以扇柄为中轴线成左右对称的样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团扇形制更加多样,有长圆、葵花、梅花、六角、芭蕉、马蹄、鼓形、瓜棱形等多种式样;最初的扇子制作材料可能为蒲草、竹篾等,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追求技术上的完善,团扇形制越发精美,采用了绫、 罗、绸、缎、绢、纱等名贵丝织品。扇框与扇柄材料也相继升级, 扇框以竹木为主,扇柄发展为用竹、骨、象牙、玉石、玳瑁、犀牛角、鎏金等材料制作;此外,工匠还会运用雕刻、镶嵌、 漆、戗金、错金银等工艺美化、丰富扇柄形制。除了构成团扇的基本构件,还增加了装饰扇子的流苏、扇坠以及收纳扇子的扇匣等。
团扇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从装圈、糊面到沿边,再到辅助工序的扇柄打眼、钻柄、穿结、流苏等,全部由古法烘框、卯制扇、精心打磨完成,特别是考虑到绳丝的特殊质地,在整个制扇过程中,要充分把握烘烤竹框时的温度,糊面与沿边粘贴时的湿度,甚至不用任何化学胶水,极其讲究糯糊选用的面粉等。沿边用的宋锦也选用了老宋锦,选择的流苏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每一款流苏的色彩都和团扇画面的色彩相呼应。
扇子起源于中国,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华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中,扇子由生活用具到祭祀用品,再到宫廷用具,甚至成为宫廷贵族争相宠爱的饰品,历经几代变革,逐渐成为中华民族艺术品中的宝藏。它是中国古典舞中的典型道具,不仅能根据舞蹈作品的内涵以及舞蹈演员肢体运行的轨迹进行运用 , 还可以使舞蹈表演中的氛围得到提升,不仅准确是塑造舞蹈人物角色的重要因素 , 也是表现舞蹈人物角色特点和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
自团扇出现以来,就作为“礼”的代表,其功能是为人们遮尘蔽日、招风引凉,团扇的发展由形制的变化到材质的变化,经历了多个朝代,体现着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古代时盛行于豪门与宫廷之中,深受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所青睐,它具备中华传统文化的审美特质及其内涵,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其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今天精彩的扇子艺术,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其影响范围是较为深远,也成功地促进了中国古代“雅” 文化的流行与发展。
白绢地绣孔雀漆柄团扇通长44cm,扇面径16.5cm,扇为圆形,黑漆边框,中以白绢为地,运用双面绣技法,以红、粉、橙、、绿、蓝、紫、黑等色,并加入多种间色丝线,绣松树下,牡丹花丛间,一孔雀昂首垂翼,徐行于坡上。物象造型较为程式化,用色大胆而浓重,效果强烈,富于视觉冲击力。针法疏犷而熟练,画面生机盎然。此扇黑漆柄镂空,并阴刻卷叶、松针纹,制作相当精巧。
黑绸绣花蝶竹柄团扇通长48.2cm,扇宽31cm,扇作十二葵瓣形,扇面黑绸地上双面绣折枝蛱蝶菊花。绣幅宛若图画,讲究虚实向背,层次分明,构图因扇骨而划分为左右二部分。其设色淡雅凝重,不用大红大紫,只在蝶翼稍加较鲜艳的红色,以点亮画面。绣面匀薄,针脚细密,针法相当纯熟。扇面下部有如意形护托,护托正背面分别镶有染牙镂空花片及刺绣桃蝠装饰。扇柄竹制,首尾牙头茜色,柄身留青花卉湖石,工艺亦有可观。
丝花鸟牙柄刻八仙团扇通长45cm,扇面最宽31.5cm,扇作上广下狭的芭蕉式,扇面中央于桃红色地上织折枝牡丹、梅花及绶带鸟,其铺排全依画理,花枝偃仰有致,小鸟尤其生动。值得注意的是,物象形体边缘以丝线缂出,其内则为添笔彩绘,这样既降低了工艺难度,又使局部更为精致和写实,反映出清代缂丝的新风格。扇幅正背面花纹相同,线条清晰平整,系使用了新兴的透缂技术的结果。扇面下部配四出柿蒂形护托,一面饰缂丝加绘宝相花,一面刺绣忍冬纹。扇面整体以红、蓝二色为主调,牡丹及梅花亦分别用二种丝线滚边。配色和谐,恰到好处的蓝色稳定了画面,使其不显甜腻。扇柄牙制,嵌犀牛角顶头,柄身阴刻填漆八仙纹,黑白分明,写形传神。
黄色缂丝凤栖梧桐图团扇通长49cm,宽33.5cm,宫扇为桐叶式。扇面于黄色地上缂织一棵梧桐树,一只不死鸟独立于树干,湖石旁牡丹绽放,扇配四方大果紫檀木柄,通体刻“寿”字描金,两端镶象牙,系黄丝穗。此扇为双面缂,配色自然柔和,缂工细致入微。
团扇宫扇的形状有哪些.样子收藏网.2016-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