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刀 :日本刀发展初期的刀型

太刀(日语:太刀/たち)是日本刀的一种,属于日本刀发展初期的刀型,用于骑兵作战或指挥。关于太刀的日语读法“たち”说法不一,最受认可的一种说法是来自“断ち切る”(斩断)中的“断ち”的读音。

太刀通常刃长在2尺(60cm)以上,刀身弯度较大,呈浅圆弧形,刀柄也随之弯曲,使用名为“太刀绪”的绳子或皮革垂挂在腰部,一般以刀锋朝下的方式佩戴,与刀刃向上、反插腰间的打刀相反,也有例外的情况。用法有斩击、刺突、拂去、击打等,斩击最能够发挥太刀的杀伤力。

其炼制过程步骤繁多,需经过冶炼、锻打、制刃、火等重重工序铸就。依据长度不同,有“大太刀”“小太刀”之分;依据形式不同,还可以分为“卫府太刀”“饰太刀”“严物造太刀”等等。

发展演化

太刀,假名写作たち,一般认为是由日语的“断ち切る”一词中“断ち”简化而来。太刀最初是作为骑兵战的刀具而产生,随着骑兵战与步兵战的战术变化而兴盛或衰亡。平安时代以前,从中国和朝鲜传来的直刀盛行,适应于当时的徒步战;平安时代末期到南北朝时代,骑兵战大行其道,从蕨手刀和直刀演化而来的毛拔形太刀及后续的太刀随之兴盛,甚至演化出由于刀刃太长而只能在马上使用的大太刀;室町时代后期,骑兵战重新被步兵战取代,拔刀的速度往往决定胜负,因此长度更短,刀刃向上的打刀取代了太刀,成为了战场上的主要武器。

唐样大刀

弥生时代(公元前300年-公元250年),日本各地广泛使用刀剑,此时战斗为徒步战,兵器多为从中国传来的直刀(刀刃没有弯曲),直刃刀剑更能适用于刺人的需求。古坟时代(公元250年-592年)后期,冶铁与切削刀具锻造技术开始被运用,开启了日本国内铁器锻造的历史。飞鸟时代(公元593年-710年)与奈良时代(公元710年-794年),日本刀匠大量仿制唐朝的直刀,并称这种刀剑为“唐样大刀”(而自唐朝进口的刀剑被称为“唐大刀”)。日本正仓院收藏的金银钿妆唐刀正是这一时期的文物。

毛拔形太刀(けぬきがたたち)

平安时代中期,吸纳了东北地区虾夷人使用的蕨手刀的特点,一种刀身和刀柄一体式锻造的刀具出现,别名又称野剑(のだち)。其刀柄的中心有一道形似日本古代镊子(毛)的缝隙,其整体形状已接近后来的太刀,但总体并非呈现弓形,只在离栋区很近的地方稍有弯曲,被称作“腰反”,后来的太刀则多数是在刃部弯曲,这种形制称作“京反”。毛拔形太刀最初由武官佩用,后来成为只限于用作公卿的兵杖 。

太刀

在平安时代,日本刀为更加适应斩杀而产生了弓形弯曲的发展,这种被称作“湾刀”(わんとう)的刀具正是太刀的前身。这种弯曲比直立式的刀身更能在不同角度下发挥出最大的斩击范围,适合骑马者使用。关于太刀的日语读法“たち”说法不一,最受认可的一种说法是来自“断ち切る”(斩断)中的“断ち”的读音。

直到南北朝时代(公元1336年-1392年),日本国内战争始终以骑马战为主流,因此太刀广泛运用在战斗之中,日本平安时代后期更有“太刀时代”之称。坂上田村麻吕发动大规模的东征战,武士门第势力增大,由此日本刀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各地锻刀产量急剧增加。如出产优质铁矿砂的伯耆国备前国,还有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山城国大和国等地,出现了不同流派的刀工。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源赖光在大江山斩了“酒吞童子”的“童子切”(伯耆国的安纲制,日本国宝),和传说让狐狸帮忙打造过的“小狐丸”(山城国的三条宗近制)。除了被推定为最古老刀匠的安纲及其子真守以外,山城(今京都)的三条小冶宗近,古备前友成等,都有作品存世。

刀身造型

指刀身的弧度。主要分为腰反、鸟居反(京反、华表反)。鸟居反的弧度为正圆弧,最深处为中部,因造型类似日本神社前的鸟居而得名;腰反在刀身腰部位置弧度最大,近刀尖处弧度比刀茎一侧小,更接近椭圆。另还有先反(刀背后半段平直,刀尖略向上弯)、内反(刀尖稍稍向下弯),这两种多见于短刀。

指刀身横截面的特征。常见的有镐造和平造。镐造最为多见,是日本刀标志性的刀型,横截面为左右对称的六边形,其横截面为左右对称的六边形,刀背脊呈三角形,左右两侧各两个平面,共六个平面六条弧线。所有平面与线条在刀尖部位会合。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称为平造,平造的刀身更为锋利,但其抗冲击性能不及镐造,因此多用于短刀。

镐造的刀条,刀背截面为三角形、形状如寺庵屋顶者称为庵栋,刀背截面为直线者称为角栋,为梯形者称为三之栋,为半圆形者称为丸栋。庵栋造型流传最广,其余三种大多只在古刀期的作品偶尔出现,不如庵栋应用广泛。

也叫作“锋”,是接近刀尖的刃口部分,也是全刀最锋利的地方。切先依大小及形状大致分为大、中、小、猪首等。大切先的刀较尖锐,造型更夸张,外形更漂亮,但更易折断;小切先则比较坚固耐用,实用性好。尽管大切先受到现代收藏家的广泛喜爱,古代重视实战的武士更青睐小切先。

又称“”,单一的槽叫作“棒樋”,旁边再有一条窄槽的叫作“添樋”,两条窄槽并列的叫作“二筋樋”。与世界上其他种类的刀剑相似,血槽主要用于调整刀身的重量平衡,保证减轻刀体的重量的同时还不影响刀身的强度。

不同时期的太刀特征

平安时代末期 此时的太刀姿态细长优美,以“镐造,庵栋,小切先,腰反”为特点。

镰仓时代初期 与平安时代末期相似,镰仓幕府的武家政治体制的确立,使刀剑界十分活跃。后鸟羽上皇甚至设置了御番锻冶,月月召刀工锻刀,积极的鼓励制刀。

镰仓市时代中期 太刀的形制以结实豪壮为优,这是重视实用性的结果。刀幅宽,整体宽窄变化小,由腰反向鸟居反转变,刀锋则为猪首切先。但此时伴随“元日战争”(蒙古族)的入侵,战事激烈,原本的太刀锻造方式逐渐凸显出三大缺陷:其一是厚重的刀身不便于挥舞;其二是烧制宽度越大,硬度越高,斩切力越强,但相应地容易出现缺口,容易断裂;其三是在刀刃掉落的情况下,猪首切先无法重新研磨,因此新的锻造法被研发出来,减轻刀身重量的同时,反而增强了太刀豪壮的风格。

镰仓时代末期 两次元军入侵以及原有政治体制的崩溃带来的社会大动乱,使得制刀业繁荣。这个时期的日本刀比镰仓中期风格更加豪放。继承和发扬了刀幅广,刀体宽窄变化小的特点,切先也更长了。短刀,刀,太刀都同样的出现比其他时期更长的特点。

南北朝时代 骑兵战四起,大量出现了和以往不同的称为大太刀、野太刀的大型刀,刀长能达到达3尺-5尺(91-150cm)。这样的长度不适于悬挂腰间,所以乃是背在背上的样式,或者是让侍从携带。刀身为了减轻重量而制作成较薄的形制,多刻有沟槽。

室町时代 由于战事平息,刀型中的豪放粗犷逐渐消弭,向平安时代纤细优雅的形制回归,此时以中切先为主。

结构解析

太刀与同属刀剑类的打刀稍有不同,其区别之一在于刀鞘。太刀刀鞘上有两个金属环(称为“足金物”:靠近鞘口的一个称“一足”,另一个称“二足”)用缎带相互穿插编织成型,此为“太刀绪”,用于悬挂在腰间。太刀绪与足金物之间又用一小块金属(称为“革先金物”)连接。刀鞘头部由金属包裹(称为“石突金物”)。拔刀时必须要下压刀鞘口的条状金属物(称为“口金物”)。太刀早期作为骑兵用刀,基本都是单手握持。而根据南北朝时期所常见的战争方式“一骑讨”可见,当时的武士以拥有过人力而自豪,而其恰恰体现了太刀单手使用的特点。太刀的刀身弯曲的形状使挥下斩击更为有效,这继承了较早出现的毛拔形太刀的弯曲形状。这类刀剑的出现,使合战的方式从徒步向骑乘转变。

主要种类

依据刀身长度分类

太刀(たち)

一般太刀的尺寸为2尺5寸-2尺6寸(约75.8-78.8cm),比这个长度还短的太刀叫“小太刀”,而更长的太刀叫做“大太刀”。

大太刀(おおだち)

镰仓时代武家掌握了实际的政权,武士们以拥有豪迈与腕力为荣,进而可以夸耀威武的武具——具有长大刀身的太刀屡屡出现在战场上。在有许多夸张描述的《太平记》一书中,对超过5尺(约150cm)的太刀的记述多处可见,多数是以奉纳而非实战为目的的刀。而在文献上记录的最长的太刀刀长为9尺3寸。

小太刀(こだち)

小太刀特指2尺(66cm)以下的太刀。除大小相异外,其它与太刀基本相同,只是由于刀身较短,刀型接近直刀。

大太刀(のだち)

是指在实战中使用的大太刀,一般刀长超过3尺(约90.9 cm)。现存的野太刀有收藏在吉备津神社的“吉备津丸”,这把刀根据“备前长船派”的“法光”在室町时代制作而成,刃长226.7厘米,是一件巨大的作品,但为实战而做了相应改造,重量仅有13kg。

依据形制与用途分类

包括有卫府太刀、饰太刀、严物造太刀、糸卷太刀、黑漆太刀等。

卫府太刀

六卫府的武士佩戴的剑,多指毛拔形太刀。有简单的兵仗用和豪华的仪仗用,兵仗用发展为后述的严物造太刀和黑漆太刀,仪仗用随着时代的推移与后来的细太刀同一化。

饰太刀、细太刀

仪仗用的卫府太刀逐渐演化为更加华丽的饰太刀。具有被称为“分铜锷”的独特形状。位阶低下、经济不富裕的公家将饰太刀的简素版细太刀装备于仪仗用。因为是仪仗用,所以不需要作为武器的功能,刀身用薄而平的铁芯代替。这些太刀最初的形状是笔直的,镰仓时代开始受到武用太刀的影响而弯曲。

严物造太刀

是镰仓时代所使用的太刀。它的特点是华丽而壮观的外观,主要用于仪式等。名称的由来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向神供奉的物品被称为“由加物”(ゆかもの) ,供奉用的刀剑被称为“由加物造”(ゆかものづくり)。严物造太刀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兵库锁太刀”。兵库锁太刀是镰仓时代前期开始在格调高的武家之间流行的太刀。带执(将太刀挂在腰带上时,用来固定太刀绪的部位)和猿手(把柄前端的金具装饰))用铁丝编织而成的「兵库锁」是其特征。

黑漆太刀

指用将毛和脂肪处理后变得柔软的动物皮包住刀鞘,涂上黑漆的太刀。其定义尚未确定,除了鞘和柄以外,在锷和金具等处也涂上黑漆的或者只在鞘和柄的底涂上黑漆的都被称为黑漆太刀。涂漆的目的包括防腐、增加强度、增加外观等等。

革卷太刀

指刀柄和剑鞘都用皮革制成,刀鞘上部使用皮革缠绕的太刀。这样的做法能够防止刀鞘与盔甲的碰撞。它出现于镰仓时代末期,最初是直接对柄或剑鞘进行缠绕,后来逐渐普遍采用先用锦布缠绕再缠绕皮革的做法,与前述的“黑漆太刀”等样式相结合而流行,并发展成为后述的“糸卷太刀”。包裹手柄的部分称为“冢卷”,包裹鞘的部分称为“渡卷”。

糸卷太刀、阵太刀

把柄和刀鞘的上部用同样素材的绳子缠绕的太刀。从室町时代开始使用线卷制作,主要用于僧侣等向将军进献的贡品,到了战国时代“阵太刀”的名称开始流传。阵太刀的线轴和金属配件做得更加豪华,为了仪式和祈祷战胜而使用。

冶炼过程

冶炼

在风炉之中,槽底生火,不停往里加炭,加满之后加入铁砂,铁砂之上再加一层木炭,此后三天每隔半小时便要加入一层铁砂和木炭,直到周期结束时木炭脱去铁砂中的氧元素,炼成钢铁。含碳量在0.6%-1.5%范围内的叫做玉钢;含碳量较低的钢为“庖丁铁”,用于锻造制刃所需要的“芯铁”。

锻打

将玉钢和庖丁铁捶打成合适大小的碎片,用和纸包住,涂上草木灰和泥土,慢慢锻打成长方板型,再分别将其反复折叠,增加弹性和韧性,最后分别制成芯铁和皮铁。

制刃

经由上阶段所冶炼出来的芯铁,具有较好的弹性,但硬度偏低,皮铁则反之。最常用的“甲伏造”的方式是将皮铁折成“U”形,包在芯铁外面,然后再将其锻打成武士刀的初步雏形。如果将硬度高的钢作芯铁,硬度低的作皮铁,则称为“逆甲伏”。

淬火

当刀身成型后,即开始进行淬火,以使刀刃部分达到坚硬锐利的境界,刀身上的刃纹即在这个过程中产生。

研磨

刀条制好以后,将交由专门的研磨师来研磨,步骤十分繁琐。要用粗细不同的磨石由粗到细分阶段研磨,直到刀身如镜面一般平整光亮,才能充分地展现刀的特质。

试斩

刀剑制成后,为了测试其性能,有时要试斩。古时试斩的对象一般是尸体或死囚。一刀能砍断一层尸体的称为“一胴”,两层的称为“二胴”,如此类推。历史上最高的纪录是68岁的武士中西十郎兵卫以“兼房”刀创造了“七胴”的成绩。近代一般采取较为文明的“坚物试”,或称“荒试”,以甲等坚硬材料作为试斩对象。

使用方法

太刀的用法有斩击、刺突、拂去、击打等,斩击能够发挥太刀的最大杀伤力。平安时代末期,太刀普遍用于下马之后的日常战斗,而战争以骑射为主,太刀只作为弓箭用尽时的备用兵器。不久后因为斩击力强化,从治承寿永之乱时开始,骑兵也开始使用太刀和长刀,但还是建议作为徒步兵器使用。

具体的使用方法有很多,比如敲击敌人的头盔,使其受到震荡,随后割断其脖颈。到了南北朝时代,太刀增加长度,在战乱之中大放异彩。对于骑兵来说,太刀和大太刀这两种刀与其说是“斩之物”,不如说是“打之物”。也就是说,太刀常常用来充当殴打敌人的武器,而不是砍杀敌人的武器。在面对薙刀长矛时,太刀以其轻量和迅捷而占据优势,成为了骑兵的主要兵器。但在室町幕府稳固统治之后,随着和平时代的到来,过于长和大的太刀妨碍地面移动,因此逐渐被长度适中的打刀取代。

参考资料

【刀剣ワールド】太刀とは|刀剣の基礎知識.【刀剣ワールド】刀剣・日本刀の専門サイト.2023-10-04

太刀(たち)の解说.名古屋刀剣ワールド.2023-10-04

武士形成における俘囚の役割 : 蕨手刀から日本刀への発展/国家と军制の転换に关连させて < シンポジウム 社会构造の変容と佣兵>.広島大学 学術情報リポジトリ.2023-10-19

太刀和打刀的区别.刀剣ワールド.2023-10-19

日本刀変革史(下).日本刀、刀剣販売なら、販売買取専門刀剣店の東京・銀座誠友堂.2023-10-19

在北京的大英博物馆百件文物展上,日本太刀为何刃口朝上.澎湃新闻.2023-10-06

毛抜形太刀拵.刀剣ワールド.2023-10-06

毛抜形太刀.神宮の博物館.2023-10-06

国指定文化财等 データベース.文化庁.2023-10-06

日本刀変革史(上).日本刀、刀剣販売なら、販売買取専門刀剣店の東京・銀座誠友堂.2023-10-06

日本刀の部位名称/ホームメイト.刀剣ワールド.2023-10-06

太刀tachi.武器図書館.2023-10-06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