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英文名:The Palace Museum),位于景山前街4号,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该院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在明清—故宫及其收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型综合性古代艺术博物馆。其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房屋9371间。2023年,时任院长王旭东。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前身是明清皇宫—紫禁城,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皇帝居住、处理政务的地方。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清帝溥仪逊位。1924年,发动“北京政变"成立“摄政内阁",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并于1925年设立北京故宫博物院。1926年至1928年期间,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北洋军阀皖、直、奉等支持的临时执政府肘腋下,先后历经四次改组,直至1928年6月,国民军“二次北伐”成功,北洋政府垮台,其被南京国民政府接管。1931年九一八事变,华北局势动荡不安。为安全计,北京故宫博物院决定精选文物避敌南迁,历时十五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北平市收复,国民党政府再度接收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集中于重庆,于1947年运回南京。1949年2月,北平解放,故宫博物院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接管委员会接管。同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故宫博物院隶属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1950年、1953年和1958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分三次返回北京。2004年至2010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开展了“七年文物清理”,正式将古籍文献、古建类藏品等纳入文物管理体系。2022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北院区项目正式动工,预计在2025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时全面建成。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故宫与宫廷史迹的保护管理机构,也是以明清皇室旧藏文物为基础的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品的收藏、研究和展示机构。该院院藏文物体系完备,有藏品总量186万余件(套),依据不同质地和形式,可分为绘画、书法、碑帖、铜器、金银器等25大类,其中珍贵文物占藏品总数的90%,设有宫廷史迹原状陈列,珍宝、钟表、书画、陶瓷、雕塑等艺术藏品常设展览,以及临时特展等。其镇馆之宝有《》《》《》《》、黑漆彩绘楼阁群仙祝寿钟等。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博物馆。1961年,该院所在的故宫被中国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北京故宫博物院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08年,其被中国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前身是明清皇宫紫禁城,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从明代永乐(朱棣)开始到清代最后一个皇帝宣统(溥仪),共有2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统治中国长达491年。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颢天玄宿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故宫。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帝逊位,清朝灭亡。紫禁城本应全部收归国有,但依据民国政府的《清室优待条件》,以年仅6岁的末代皇帝溥仪为首的逊清皇室,仍“暂居宫禁”—紫禁城内廷,即乾清门广场以北的部分;而广场以南象征政权的外朝部分,则由民国管理。
清朝覆灭前后,对其在北京、、热河的多处宫殿行宫已无力辖制,其中的大量文物财宝遭遗失或盗卖,1913年,经批准,在(时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的主导下,将(沈阳)故宫、热河(承德)离宫两处所藏宝器二十余万件运至紫禁城,其中包括家具、陈设、铜器、玉器、书画、钟表、书籍、毡毯杂物等,分七次全部运到妥善保管并陈列开放参观。
1914年,古物陈列所成立,是第一个国家博物馆性质的收藏机构,所址设在前朝及、两翼区域。为收藏这些文物,内务部于1915年在咸安宫旧址建造了西洋式建筑宝蕴楼文物库房,这是中国近代博物馆史上第一座专门用于保存藏品的大型文物库房。同时,又在文华殿、武英殿开辟了文物展厅,展出所藏书画、瓷器、等文物以及时的“洪宪帝制遗物”,还聘请、等大批专家进行文物鉴定、研究、著录。
按照《清室优待条件》,逊清皇室在日后的适当时候应“移居颐和园”。然而,从1911年至1924年的13年间,溥仪未履行“移宫案”之约,一直与亡清残余势力勾结,图谋复辟,且以赏赐、典当、修补等名目,从宫中盗窃大量文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严重关注。1924年10月,倾向民主革命的直系将领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清逊帝溥仪被逐出宫,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故宫失去昔日的地位,成为故宫,并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依法将紫禁城宫殿及其中文物收藏收归国有。清室善后委员会对清宫文物进行清点,登记造册。据1925年出版的《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报告》记载,故宫遗留下来的文物有117万件之多,不仅有古玩玉器、瓷器,还有名家书画及大量图书典籍、档案文献。
1925年9月,清室善后委员会召开会议,议决遵照《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组织条例》第四条,并执行中华民国政府命令,组织北京故宫博物院。同年10月10日,北京故宫博物院成立,以紫禁城三大殿以北的内廷为院址,是集保护、研究、展示、教育为一体的文化机构,设临时董事会,有蔡元培、、张学良等21位理事,并在乾清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建院典礼,通电全国,开放的第一天,北京市内万人空巷,交通为之堵塞,成为当天各大报纸的重大新闻。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建立,是民主革命的胜利,是中国社会发生历史性巨变的鲜明标志。至此,形成了一座故宫、两个博物馆(南部古物陈列所,北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局面。
北京故宫博物院创立之初,正值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军阀混战,政权更迭。1926年3月,“三·一八”惨案发生,段祺瑞政府诬指理事长李煜瀛是共产党,下令通缉,迫使当时主持院务的李煜瀛、易培基避居他处。1926年至1928年期间,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北洋军阀皖、直、奉等支持的临时执政府肘腋下,先后历经四次改组,包括维持员、保管委员会、维持会及管理委员会等四个时期,各项工作勉强维持。直至1928年6月,国民军“二次北伐”成功,北洋政府垮台,南京国民政府接管,改北京为,接收北京故宫博物院,正式任命李煜瀛为理事长,易培基为院长,该院各项工作才逐步走向正轨。
北京故宫博物院被国民政府接管后改设理事会,理事会为议事及监督机构 、院长,下设秘书、总务二处和古物、图书、文献三馆及各种专门委员会。自此,故宫博物院的各项工作,在三馆二处的组织领导下全面铺开。首先,点查清宫物品,进行古物、图书、文献三馆的文物整理和编目工作;三馆一处秘书处的陈列展览工作,按各自所辖全面展开;文物的传拓、书刊的编辑出版等方面成绩斐然;宫中许多年久失修、残破不堪的殿堂、道路得以维修,还新辟北上门与景山间的通道,兴建延禧宫库房等,北京故宫博物院初具规模。
1931年,侵略东北地区后,华北告急。次年,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使珍贵文物免遭劫掠,开始南迁,文物总计13427箱又64包,包含文献档案、图书古籍、各类文物,在日军侵入平津的紧要关头分批南迁,先是暂存于,1936年,南京朝天宫文物库房建成后,南迁文物遂分五批运往南京。次年1月,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成立。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在发动“七七”事变,接着又在上海发动,全面爆发,告急,刚刚存入南京分院保存库的南迁文物又紧急西迁,分北、中、南三路运往西部的大后方,最后保存在乐山、峨眉、安顺等偏远地区,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文物被迫留在南京。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虽然北京故宫博物院部分人员和文物避敌外迁,但仍有百余人员和众多文物留了下来,至少100万件(套)。在战乱中,北平本院坚持日常展览,自1934年至1945年,各项展览达70余次。在南迁的上海、南京,西迁的重庆、贵阳、成都等地也举办展览,甚至在1935年还赴英伦,参加“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举办了中国首次出国展。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收复,国民党政府再度接收北京故宫博物院,次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开始将抗战时期藏于四川省的文物运回南京分院,称文物东归。文物东归分两步进行,首先将巴县、峨嵋、乐山市三处文物先于重庆集中,再由重庆经水陆两路分运南京。文物东归历时两年,16724箱文物全部安全抵达南京。文物南迁工作历时十五年,近二万箱、近百万件文物,行程数万公里,曾经在徐州市、郑州遭到日军飞机的轰炸、在峨眉经受了大火的考验,但都能化险为夷,文物没有丢失损毁。1948年11月,南京动荡不安,国民党政府预备逃至台湾,决定将南京所藏文物及北平故宫文物精品运往台湾。同年12月,南京所藏文物运台开始。文物共计2972箱,其中古物1434箱,图书1334箱,文献204箱,占南京所藏文物的1/4。
1947年,古物陈列所合并入北京故宫博物院,次年底,全部交接工作完成。从此结束了故宫内所院并立、一分为二的局面,有利于文物的统一保护与管理。1949年2月,北平解放,故宫博物院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接管委员会接管。同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故宫博物院隶属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绝大部分于1950年、1953年和1958年分三次返回北京,剩余文物仍存,并入藏了国家拨交、个人捐献和收购征集的 24万余件文物,其中多有国宝级精品。随着文物的北返,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撤消,设立了南京办事处。
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故宫博物院内的建筑因经年未修,许多已残败不堪。党和政府及时组织制定古建筑抢险与整治规划,并拨专款开展修缮工作。1949年10月,工程小组成立,几年时间,累计清运出垃圾25万立方米,疏通内金水河2100米,修整古雨水沟18公里,并增设了5公里长的污水管道,逐渐改变了故宫荒凉杂乱的面貌。文物清查整理工作自1954年始全面铺开,至1959年基本完成。清理历史积压库存物品,区分了文物与非文物;先后建立各类文物专库30多个,临时库房20多个,扭转了几十年来各种物品混杂存放的局面;发现了一批建院之初点查遗漏的文物,其中精品达数百件,如宋宋徽宗《听琴图》《芙蓉锦鸡图》、清象牙席等。1960年始,北京故宫博物院又对文物藏品进一步鉴别、划级,建珍品档,建全院文物总登记账。此外,还通过收购、捐献、划拨等方式,征集和接收了不少文物。南迁后滞留南京的文物也部分回迁。1961年4月,北京故宫博物院名列第一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1966年,“”开始后,为保护故宫及故宫文物免受冲击,中央批准故宫闭馆。次年5月起,北京卫戍区一营进驻北京故宫博物院,实行军事保护。由于国家的保护,故宫宫殿及文物在“文革”中没有受到直接破坏。1971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筹备重新开放,周恩来总理请郭沫若题写门额,并组织班子编写《故宫简介》。7月5日,闭馆五年的北京故宫博物院重新迎接观众的到来。1987年12月7日至11日,第11届世界遗产大会在巴黎召开,故宫与中原地区其他5处文物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2年,国务院决定对故宫进行全面维修,由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三个部门推动,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预计投资近20亿元人民币。同年10月,故宫武英殿大修试点工程开工仪式举行,标志着自20世纪初以来规模最大、历时最久、修缮建筑最多的故宫保护工程拉开序幕,这次工程也因此被称为“世纪大修”。
2004年至2010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开展了自1925年建院以来的第五次文物藏品清理工作,也就是常说的“七年文物清理”。这是最大规模、也最为彻底的一次,并正式将古籍文献、古建类藏品等纳入文物管理体系,全院在账文物藏品总数首次得以精确到个位。2011年,故宫博物院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经过7年的藏品清理工作,首次摸清了家底有藏品1807558件,其中珍贵文物1684490件,一般文物115491件,标本7577件。
2002年至2020年,历时18年的“故宫整体维修工程”完成了古建筑内外环境整治和整体保护。除武英殿外,还完成了太和门、太和殿、神武门、午门等重点古建筑单体或区域的修缮工作。 2022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立项筹备近十年的北院区正式破土动工,项目位于北郊,的西玉河村。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距离北京故宫博物院30多千米,北院区拟建成文物展示中心、文物修复中心、文物展厅、文物周转库房,以及宫廷园艺中心,并将设立国际文物修复平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项目预计在2025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时,全面建成。
2023年7月,北京故宫博物院与共同设立了 “故宫厅”,这是北京故宫博物院首个院外展厅,该展厅在中国也是首家。同年10月,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太和门内东南崇楼及朝房开设“雕版馆”,这是故宫博物院建院以来,首次举办该类专题文物展览。2023年12月22日,“考古北京(2023)——北京市最新考古研究成果发布会”举办,故宫造办处遗址考古研究成果展示,造办处旧址内又发现一处元明清三代宫殿建筑叠压遗迹。
2024年2月,海淀区北部办主任陈爱清在海淀区两会上表示,2024年重点推进故宫博物院北院区及周边环境建设,确保2025年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时,北院区全面建成。9月19日,茅台集团与故宫博物院在北京举行战略合作座谈会暨签约仪式,双方将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弘扬、利用等方面加强合作,通过发挥各自优势,资源共享,不断深化合作内容、拓展合作领域、扩大合作成果。
北京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占地72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永乐五年(1407年),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其主体建筑都是坐北朝南的格局,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建筑1050座,房屋9371间,严格按照《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为体现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利,采用了突出中轴线,主要建筑由南北纵深发展,次要建筑则严格对称布置在中轴线两侧的手法,从南到北的中轴线建筑依次为午门、太和门、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内廷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坤宁门、御花园(含钦安殿)、神武门。
北京故宫博物院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面对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公园,是故宫翊坤宫的屏障。
紫禁城的最初规划者是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刘基(字伯温)。《明史》卷六十八有明确记载,紫禁城初建后的宫殿规制与南京皇宫基本相同,且比后者高大壮丽。由此可知,北京紫禁城的建筑布局及样式是以南京市明故宫为蓝本设计规划的,而明故宫的规划者则是刘基。江苏泰州人陈珪则是紫禁城营建的总规划师和总负责人。朱棣在北京当燕王时,陈为其部将。据《明太宗实录》记载:永乐帝朱棣于四年下令营建紫禁城,认为时年71岁的陈珪具有很强的管理和规划能力,命其为总负责人和总规划师。
紫禁城总体上可分为外朝、内廷两大部分,外朝的建筑一律称“殿”,内廷的建筑一律称“宫”。二者以后至乾清门之间的横街分隔,外朝和内廷均为马鞍形起伏的高度变化,总体有秩序地由高至低,再由低至高,其屋顶正中的连线如贯穿紫禁城南北向起伏的龙身,而北部御花园内的及神武门出口,其屋顶正中连线又变得平缓,如舒展的龙尾。
外朝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和朝廷处理政务的地方,也称为“前朝”,占地面积80000平方米,这里的宫殿宏伟、庄重,庭院壮阔,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周围廊庑、门、阁、楼等合成宽广开阔的庭院。三大殿区的东边设文华殿,西设武英殿,横向排列。三大殿矗立在三层台基之上,台基高8.13米,形式为须弥座。庭院中共有二十六座建筑,大致分为九个等级:第一等太和殿,第二等保和殿、太和门,第三等中和殿,第四等三大殿庭院四角设置的祟楼,第五等体仁阁、弘义阁,第六等三大殿庭院中九座殿宇式大门,第七等三大殿庭院中的太和殿南庑,保和殿东西庑,中左、右门相邻的小厢房,第八等体仁阁、弘义阁南值房,第九等左、右翼门,九种依次递减的建筑形制,符合君臣、上下之礼。
内廷,又称后寝区,位于故宫的后半部,建筑布局严密紧凑,体量相对外朝建筑减小,是皇帝及家眷的生活区。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俗称后三宫)为主体,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其北有御花园。后三宫东侧有斋宫、东六宫、乾东五所等,称内东路,最东面即宁寿宫建筑组群,为外东路。后三宫西侧有养心殿、西六宫、乾西五所,为内西路,最西面是慈宁宫、寿安宫、英华殿等,为外西路,是供太后、太妃们养老的区域。另有花园、戏台、藏书楼等文化娱乐、宗教活动等设施。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清史稿》中记载东六宫,曰景仁,曰李承乾,曰钟粹,曰延禧,曰永和,曰景阳。”西六宫,“曰永寿,曰翊坤宫,曰储秀,曰启祥,曰长春市,曰咸福。”因各宫均为庭院格局建筑,故也称为“六院”。
书画馆,位于文华殿区文华殿。为保护文物,北京故宫博物院将名迹珍品分期分批展出,每年春到秋季举办两到三期常设书画展。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书画15万件左右,约占世界公立博物馆所藏中国古代书画的1/4,其中约1/3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有近420件元以前的绘画,310件元以前的书法,几乎囊括了中原地区书画发展各历史时期的名家名品。其中既有晋唐宋元的稀世孤本,也有明清各个画派名家的代表作品,反映了中国古代书法与绘画艺术发展的脉络。
2023年,书画馆展出“宋拓魅力——碑帖珍本特展”,展出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和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的65件(套)文物,双方各自甄选出20件宋拓本,此外还展示了部分书画、器物精品。本次展览从书法、文词、纸墨、版本与传承等角度展现了宋拓的魅力。第一单元“《西岳华山庙碑》及汉唐碑刻”展示书法史上著名汉唐碑刻的宋拓本。第二单元“《淳化阁帖》及宋代法帖”展示以《淳化阁帖》为代表的宋代刻帖宋拓本。第三单元“游相《兰亭》”集中展示南宋赵昀朝丞相游似收藏的10余种《兰亭序》拓本。此单元展出其中的14种供观众比对、欣赏。
陶瓷馆,位于武英殿,创建于1952年,展品数量有1100件,其中一级文物占展品总量的比例超过1/3,展出文物年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至中华民国,陶瓷馆每一件展品的说明牌上都有二维码,观众扫一扫进入“故宫陶瓷馆”小程序,可以看到文物的详细信息,展厅里还设有几块互动触摸屏,以数字化方式呈现20件馆藏精品。
武英殿正殿、“工”字廊和后殿敬思殿为陶瓷馆主展厅,以10个主题展示中国陶瓷发展历程,并设独立展柜突出展示“各种釉彩大瓶”等体量较大的珍品。武英殿东、西配殿展出清代宫廷大婚、祭祀、进膳、陈设和赏赐、万寿、宗教用瓷等6个主题。院内西北隅的浴德堂专门展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外销瓷。另外,武英殿东、西配殿的北值房设有中国古陶瓷窑址标本展和古陶瓷资料观摩室。
武英殿正殿入口处设有“展中展”空间,外观采用故宫古建筑元素,内设展品不定期更换。2021年陶瓷馆第一期“展中展”集中展出7件清代乾隆时期景德镇市御窑烧造的镂空套瓶、转颈瓶、转心瓶。这类瓶纹饰繁缛,均有内胆,透过外瓶的镂空部分可看到内胆上的装饰图案,有的颈部或内胆可作360度旋转。本次改陈依旧利用故宫博物院在古陶瓷收藏方面数量大,品种全,年代真实可靠的优势,以中国陶瓷发展史为纲,共17个主题内容,进一步彰显故宫博物院藏中原地区古陶瓷的特色内容。
雕塑馆位于慈宁宫内,分为雕塑荟萃馆、汉唐陶俑馆、白石造像馆、砖石画像馆、佛教造像馆5个展厅,陈列面积约1375平方米,展品总数为425件,主要涵盖陶俑、画像砖石、佛像三大类。雕塑馆展出的文物除了清宫旧藏和私人捐献及收购以外,其他主要来自于国家文物局和各地方文物部门拨交的精品文物,其中包括秦始皇兵马俑、陕北地区与晋西南出土的画像石、河北曲阳白石佛像、明清宫廷旧藏佛像等。
慈宁宫正殿展厅为雕塑荟萃馆,展出45件文物,皆为故宫雕塑类藏品中遴选出的精品,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东汉永和五年石羊、北齐石佛像及菩萨像、唐开元二年陶俑、北宋木雕彩绘贴金观音像、清代银鎏金六世班禅像。慈宁宫东庑为白石造像馆,主要展出河北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的佛教石造像;西庑为汉唐陶俑馆,展品年代起自西汉,止于明朝,以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陶俑为主。慈宁宫的后殿为大佛堂,大佛堂的明间及东暖阁为佛教造像馆,展示不同质地的古代佛教造像;大佛堂西庑为砖石画像馆,展出画像石与画像砖62件,均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展品包括石像生、画像石、画像砖、砖雕等。
钟表馆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廷东侧的奉先殿,展陈着清宫留存下来的中外钟表,是故宫唯二需要单独收费的展厅。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中外钟表1500多件,制作年代从18世纪至20世纪初不等。其中既有英国、法国、瑞士等国的名家之作,也有清宫做钟处、广州市的精品,还有一些中西合璧的产物。例如铜镀金写字人钟、铜镀金象拉战车表等。这些钟表通过贸易、官员进献、外国使团或组织馈赠、清廷自主制造等几种途径汇聚清宫。
中国的计时器有着悠久的历史,清代以前一直以圭表、日晷、漏壶计时。明末清初欧洲机械钟表开始传入中原地区,逐渐取代了传统计时器。18世纪,清代宫廷大量使用机械钟表。这些钟表以英国产品居多,亦有法国、瑞士等其它西方国家的,还有中国自行制造的。西方国家的钟表主要由粤海关监督从洋商手中购置,贡入皇宫。清代广州市、苏州市等地制造的钟表精品,也被贡入内廷。清宫内设置的做钟处亦奉旨制造钟表以供宫中之用。这些钟表除有打时打刻的计时功能外,还利用机械联动原理,使上面装饰的人物、鸟兽、花卉等玩艺系统不断变化,表现各种动作。成为宫中的陈设装饰。清宫旧藏的钟表大部分留存至今,成为北京故宫博物院宫廷文物藏品中的重要门类。
钟表馆陈列故宫博物院藏精品钟表82件,其中中国钟表21件,外国钟表61件。展览通过清宫造办处钟表、广州市钟表、英国钟表、法国钟表、瑞士钟表、多国钟表六个单元,同时在展厅的东西两端分别设立西洋和中国场景展示,结合院藏西洋和宫廷家具等文物,呈现钟表在环境中的陈设效果。
珍宝馆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东北隅的宁寿宫区域,宁寿宫建筑群以皇极殿、宁寿宫为主,向北依次配以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诸殿,珍宝馆于1958年在此开馆展陈,是从百万件故宫藏品中(绘画、青铜、陶瓷除外)遴选出各类精品而设立的展览专馆,以展示清代宫廷文物珍玩为主,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历史上展出时间最长的常设展区。珍宝馆以皇极殿两侧庑房、养性殿、乐寿堂和颐和轩为展厅,结合建筑的特点,分别陈列珠宝、金银、玉石、盆景类文物。整个展览分为6个单元,依次为赏玩珍品(皇极殿西庑南室)、帝后饰品(皇极殿西庑北室)、日用器物(皇极殿东庑南室)、礼制文物(养性殿)、陈设器物(乐寿堂)、佛教文物(颐和轩)。
皇极殿西庑南展厅面积约220平方米,主题为像生盆景类文物。像生盆景,又称宝石盆景、工艺盆景,使用金银、珠宝、玉石、珊瑚、象牙等珍贵材料制景,如铜镀金嵌珐琅海棠花式盆红珊瑚盆景,采用整枝红珊瑚制作,珊瑚树高度超过60厘米,形态自然,枝干粗壮,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最大的珊瑚制品。
皇极殿西庑北展厅面积约340平方米,主题为玉及彩石类文物。其中,白玉雕桐荫仕女图山子与田黄三连印可是展品中的代表。白玉雕桐荫仕女图山子巧妙利用制作玉碗后剩余的材料,将玉材中心留下的圆形空洞设计为月亮门。田黄三连印由一整块石料雕刻而成,三方印章通过环环相扣的石链结为一体。田黄三连印身世本是乾隆帝做太上皇时所镌,清末溥仪离宫时将其携出,1950年上交国家,并重新回到紫禁城中。
戏曲馆设在畅音阁,阅是楼,依据故宫现存大量戏曲文物,从演戏机构、戏装砌末、剧本、戏台、帝后赏戏景观等方面加以展示,并遴选当年入宫名伶唱片复原播放,使观众从视觉和听觉上全面感受清代宫廷戏曲活动。
满族定鼎中原后,受文言文化影响,戏曲成为宫中娱乐和庆典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一种驾驭控制的手段,通过看戏来礼遇廷臣及外藩首领,达到恩赐和怀柔区之目的。畅音阁,原是专为重大节庆演戏时所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畅音阁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爱新觉罗·颙琰七年(1802年)和光绪十七年(1891年)先后进行过修缮,是清朝乾隆时期所建保存至今的唯一一座三层大戏台。
家具馆,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西南角的南大库区域,于2018年开放,一期展厅馆内展出清代家具300余件,此外还有30余件精品家具,以康熙帝、雍正、乾隆时期的家具为主,按照庭院、书房、琴房等主题进行场景设计,结合多媒体技术和灯光,形成不同的文化空间,供观众近距离欣赏。比如根据院藏《清人画乾隆是一是二图》内爱新觉罗·弘历所处的室内空间进行“原景重现”,根据其中陈设还原画中场景,让观众感受到宫廷家具的独特样貌与室内布局。
南大库清代宫廷家具展览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为主题展览,以《清代宫廷家具中的国与家》为主要内容,展示与宫廷礼制、帝王生活相关的宫廷家具。其二为仓储式展览,对数百件家具文物按照库房保管要求进行陈列排架,此种形式的家具文物展示在中国还是第一次。
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截至2018年)明清家具6200余件,品种涵盖坐具、卧具、承具、庋具、屏具五大主要类型。按照材质划分主要为漆家具、硬木家具、白木家具。艺术风格涉及明式家具、清式家具、洋式家具等。这些文物多为明清两代宫廷御用之器,数量众多,品类完备。此前这些家具文物一直藏在深宫大库之中。
古建馆,涵盖自午门至东华门段城墙、东南角楼、东华门和銮仪卫四个部分。该馆以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建筑类文物收藏为依托,遴选出清代样式房图纸与裆案,与各类建筑文物以逐一对应的方式展出,以阐释故宫营建者的设计理念,展现故宫的建筑之美。
古建馆城墙段不设专门展览,作为古建筑的主要通道和户外环境展示的重点。角楼展区设立“古建筑木结构”专题展览,展览内容和设施主要包括:多媒体角楼影视作品;角楼测绘学图纸,设置三棱锥体转动式展板;角楼建筑本体;角楼模型。东华门展区,设立“古建筑设计意匠”专题展览,分为“规划•意匠”“内檐装修•意匠”“瓦作•意匠”和“彩画作•意匠”四个部分。銮仪卫展区,设立“古建筑石作与保护”专题展览。展览内容分为仓储式石质文物陈列区 、石质文物保护工作室和观众休息区。
青铜器馆,位于承乾宫、永和宫,开展于1958年,是中国国家级博物馆中最早的陈列专馆,是故宫文物陈列支柱的“三大专馆”之一(其余两馆是书画、陶瓷),是故宫的重要文化遗产。2013年,该馆展出馆藏青铜器129件(套),分为四大主题:青铜器与礼制、青铜器与军事、青铜器与音乐、青铜器与生产生活。
原状陈列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历史悠久、极具特色的展览类型。其包括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寿康宫、养心殿、储秀宫等,展出的藏品严格依据历史档案进行选择与布置,力求再现历史原貌,展示宫廷文化。
太和殿上为重檐庑殿顶,屋脊两端安有高3.40米、重约4300千克的大吻。檐角安放10个走兽。太和殿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室内外梁枋上饰以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殿内金砖铺地,明间设宝座,宝座两侧排列6根直径1米的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所贴金箔采用深浅两种颜色,使图案突出鲜明。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宝象、(音录)端、丹顶鹤和香亭。宝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若伞盖向上隆起的藻井。藻井正中雕有蟠卧的巨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太和殿前有宽阔的平台,称为丹陛,俗称月台。月台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龟、鹤为长寿的象征。殿下为高8.13米的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周围环以栏杆。栏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龙头,每逢雨季,可呈现千龙吐水的奇观。
中和殿,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太和殿、保和殿之间,初名为中和殿,后改名为中极殿,直到清顺治二年(1645年)才称为中和殿。中和殿建筑面积580平方米,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为3间,四面出廊,金砖铺地。屋顶为单檐四角攒尖,屋面覆黄色琉璃瓦,中为铜胎鎏金宝顶。殿四面开门,正面三交六槅扇门12扇,东、北、西三面槅扇门各4扇,门前石阶东西各一出,南北各三出,中间为浮雕云龙纹御路,踏跺、垂带浅刻卷草纹。门两边为青砖槛墙,上置琐窗。殿内外檐均饰金龙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殿内设地屏宝座。
中和殿门窗的形制取自《大戴礼记》所述的“明堂”,避免了三座大殿的雷同。在明清两朝,太和殿举行各种大典之前,皇帝都会在中和殿进行一系列的活动。例如,在祭天坛公园、地坛等亲自祭祀的活动前一天,皇帝会在中和殿阅视祝文。而在祭先农坛前,皇帝也会在此查验种子和农具。此外,当皇太后上徽号时,皇帝也会在此阅视奏书。玉牒告成后,也会在中和殿呈上以供御览,同时还会举行隆重的存放仪式。
保和殿,位于中和殿后,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原名保和殿,明嘉靖时改名为保和殿,清顺治时始称保和殿。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清乾隆时重修。该殿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高29.5米。保和殿屋顶为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上下檐角均安放9个小兽。上檐为单翘重昂七踩斗栱,下檐为重昂五踩斗。内外檐均为金龙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殿内金砖铺地,坐北向南设雕镂金漆宝座。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安板门两扇,上加木质浮雕如意云龙浑金毗庐帽。建筑上采用了减柱造做法,将殿内前檐金柱减去六根,使空间宽敞。
保和殿在明清两代用途不同。在明代,皇帝通常在大典前在此更衣。在清代,每年的除夕、正月十五,皇帝在此赐宴给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赐额驸之父、有官职的家属,以及在此举行每科殿试。年底时,宗人府和吏部也会在此填写宗室、满洲、蒙古、汉军以及各省汉职外藩世职的黄册。保和殿在清代也用于皇帝的居住,如顺治帝顺治帝曾在1646年至1656年间居住于此,当时称为“保和殿”,他的大婚也是在此举行的。康熙帝自即位至1669年也居住在此,当时称为“清宁宫”。这两位皇帝在保和殿居住时,都只是暂居,因此改变了殿名。
乾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也是内廷之首,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廷中路,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清嘉庆三年(1798年)重建。乾清宫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连廊面阔9间,进深5间,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座落在单层汉白玉台基之上,自台面至正脊高20余米,檐角置脊兽9个,檐下上层单翘双昂七踩斗栱,下层单翘单昂五踩斗栱,饰金龙和玺彩画,三交六椀菱花隔扇门窗。殿内明间、东西次间相通,明间前檐减去金柱,梁架结构为减柱造形式,以扩大室内空间。后檐两金柱间设屏,屏前设宝座,宝座上方悬“正大光明殿”匾。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后檐设仙楼,两尽间为穿堂,可通交泰殿、坤宁宫。殿内铺金砖。殿前宽敞的月台上,左右分别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前设鎏金香炉4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与乾清门相连。
明代至清代康熙年间,此宫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雍正帝即位后将寝宫移至养心殿,这里就成为举行内廷典礼活动和引见官员、接见外国使臣的场所。自雍正帝以后采取秘密建储的方式,即将选定的皇位继承人名封存在建储匣内,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殿”匾的后面,待皇帝死后,取下匣子由秘密指定的皇子即位。
交泰殿,坐落于乾清宫与坤宁宫之间,与中和殿南北呼应,面积430平方米,建于清代爱新觉罗·颙琰年间,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平面为方形,深、广各三间,四角为单檐攒尖顶,覆盖着铜镀金宝顶,以黄琉璃瓦作为屋顶覆盖物,斗拱为双昂五踩式,梁枋上饰有龙凤和玺彩画。四面明间均开门,门上装饰有三交六椀菱花,每面设有4扇龙凤裙板隔扇门。南面的次间设置槛窗,其他三面的次间均为墙壁。殿内顶部装饰有盘龙衔珠藻井,地面铺设着金砖。明间设有宝座,上方悬挂着康熙帝御笔所书的“无为”匾额,宝座后面有一块板屏,上面书写着爱新觉罗·弘历御制的《交泰殿铭》。东次间放置有铜壶滴漏,西次间设有大自鸣钟。
交泰殿为皇后千秋节受庆贺礼的地方。清代,于此殿贮清二十五宝玺。每年正月,由钦天监选择吉日吉时,设案开封市陈宝,皇帝来此拈香行礼。顺治帝所立“内宫不许干预政事”的铁牌曾立于此殿。皇帝大婚时,皇后的册、宝安设殿内左右案上。每年春季祀先蚕,皇后先一日在此查阅采桑的用具。
坤宁宫位于乾清宫、交泰殿之后,面积1200平方米,座北面南,面阔连廊9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是内廷后三宫的最后一座宫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明清两朝曾历经数次焚毁与重建。明代时,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仿盛京清宁宫的式样重修,原槅扇门改为双扇板门,其余各间的花槅扇窗均改为直棂吊搭式窗。室内东侧两间隔出为暖阁,作为居住的寝室,门的西侧四间设南、北、西三面炕,作为祭神的场所。与门相对后檐设锅灶,作杀牲煮肉之用。由于是皇家所用,灶间设棂花扇门,浑金毗卢罩,使其成为一座宫中少有的满族风格建筑。
坤宁宫的名称,与乾清宫相呼应。“乾清”与“坤宁”二词,出自《道德经》和《周易》。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 乾清,即天高明,坤宁,即地博厚。所以,乾清、坤宁二宫,蕴含着天地相交,阴阳之合的寓意。康熙帝四年(1665年)康熙帝大婚时,太皇太后指定大婚在坤宁宫行合卺礼。爱新觉罗·载淳、光绪皇帝大婚,溥仪结婚也都是在坤宁宫举行。雍正帝以后,皇帝移住养心殿,皇后也不再住坤宁宫,坤宁宫实际上已作为专供萨满教祭神的场所。
寿康宫,位于内廷外西路,慈宁宫西侧,始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爱新觉罗·弘历元年(1736年)建成,是爱新觉罗·弘历为其生母孝圣宪皇后建造的颐养起居之所,其后成为清代奉养皇太后的宫殿。爱新觉罗·颙琰、爱新觉罗·旻宁、咸丰、光绪年间曾进行过多次修缮,但与初建时的布局基本相同。该陈列通过寿康宫正殿、后殿、东配殿和围房等处内外檐装修、室内陈设,再现崇庆皇太后当年的起居环境。寿康宫东配殿为御坐房,为皇帝问安时休憩之地。
寿康宫南北三进院,院墙外东、西、北三面均有夹道,西夹道外有房数间。院落南端寿康门为琉璃门,门前为一个封闭的小广场,广场东侧是徽音右门,可通慈宁宫。寿康宫东西配殿面阔各3间,黄琉璃瓦硬山顶,前出廊。东配殿明间安槅扇门,西配殿明间槅扇、风门为后来改装。次间均为槛窗,每间用间柱分为两组,窗棂均为一抹三件式。寿康宫以北是第二进院,后殿为寿康宫的寝殿,殿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檐出廊,明间安步步锦槅扇、玻璃风门,次、稍间安窗,上为步步锦窗格,下为玻璃方窗。
养心殿位于紫禁城内廷部分,乾清宫西、西六宫南,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清代顺治帝病逝于此地。康熙,这里曾经作为宫中造办处的作坊,专门制作宫廷御用物品。自雍正帝居住养心殿后,造办处的各作坊遂逐渐迁出内廷,这里就一直作为清代皇帝的寝宫,至爱新觉罗·弘历年加以改造、添建,成为一组集召见群臣、处理政务、皇帝读书、学习及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翊坤宫。一直到溥仪出宫,清代有八位皇帝先后居住在养心殿。
养心殿坐北居中,由前殿、后殿、东西配殿、东西耳房以及东西围房组成,其南北长约94.8米,东西宽约81.3米,占地约7707平方米,为“工”字形建筑。其中前殿有3间,通面阔达36米,进深为12米。顶覆盖黄琉璃瓦,有歇山式屋檐,前后两坡相接。明间和西次间为卷棚式抱厦,前檐立柱各加方柱两根,外观看起来有9间。皇帝的宝座位于明间正中,上方悬挂雍正帝御笔“中正仁和”匾。东侧的“东暖阁”内设有宝座,曾经是慈禧和慈安太后垂帘听政的地方。西侧的“西暖阁”则分隔为数室,包括皇帝看阅奏折、与大臣秘谈的小室,称为“勤政亲贤”殿,以及爱新觉罗·弘历的读书处三希堂,还有小佛堂、梅坞等专为皇帝供佛、休息的地方。后殿是皇帝的寝宫,共有五间房间,其中东西两侧的稍间为寝室,每间设有床。皇帝可以在此随意居住。在后殿两侧,各有耳房五间,其中东侧的五间为皇后的居所,西侧的五间为贵妃等人的居所。在寝宫两侧还各有围房十余间,房间较为矮小症、陈设比较简单,是供妃嫔等人侍候时短暂居住的场所。门前设有名为“养心门”的琉璃门,院内另有东西狭长的院落,为太监、侍卫及值班官员的值宿之所。
太极殿,为内廷西六宫之一,是明清两代后妃居住的地方,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名未央宫,明嘉靖时改名太极殿。清晚期称太极殿。太极殿原为二进院,清后期改修长春宫时,将太极殿后殿辟为穿堂殿,后檐接出抱厦,并与长春宫及其东西配殿以转角游廊相连,形成迴廊,东西耳房各开一间为通道,使太极殿与长春宫连接成相互贯通的四进院。
太极殿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后出廊。外檐绘苏式彩画,门窗饰万字锦底团寿纹。室内饰石膏堆塑五福捧寿纹天花,系清末民初时所改。明间与东西次间分别以花榈木透雕万字锦地花卉栏杆罩与球纹锦地凤鸟落地罩相隔,正中设地屏宝座。殿前有高大的祥凤万寿纹琉璃屏门,与东西配殿组成一个宽敞的庭院。其后殿为体元殿,黄琉璃瓦硬山顶,面阔5间,前后明间开门。后檐接抱厦3间,为长春宫戏台。清光绪十年(1884年),为庆慈禧五十寿辰,曾在此演戏达半月之久。
长春宫,位于紫禁城西路,内廷西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长春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称永宁宫,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复称长春宫。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后又多次修整。
长春宫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式顶,前出廊,明间开门,隔扇风门,竹纹裙板,次、梢间均为槛窗,步步锦支窗。明间设地屏宝座,上悬“敬修内则”匾。左右有帘帐与次间相隔,梢间靠北设落地罩炕,为寝室。殿前左右设铜龟、铜鹤各1对。东配殿曰绥寿殿,西配殿曰承禧殿,各3间,前出廊,与转角廊相连,可通各殿。廊内壁上绘有18幅以《红楼梦》为题材的巨幅壁画,属清晚期作品。长春宫南面,即体元殿的后抱厦,为长春宫院内的戏台。东北角和西北角各有屏门一道,与后殿相通。后殿为怡情书史,与长春宫同期建成,面阔5间,东西各有耳房3间。东配殿曰益寿斋,西配殿曰乐志轩,各3间。明清两代这里是后妃居住的地方。明代天启的妃子李姓,曾住过此宫。清爱新觉罗·弘历最宠爱的孝贤纯皇后和晚清慈禧,都曾在这里住过。
储秀宫,是始建于明代的汉族宫殿建筑,明清后妃居住之地,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廷西路,储秀宫原名寿昌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为储秀宫。清代曾多次修葺,清光绪十年(1884年)为庆祝慈禧五十寿辰,耗费白银63万两进行大规模整修,现存建筑为光绪十年重修后的形制。2018年,故宫启动了储秀宫的照明系统,点亮40余盏冷光源,观众透过窗户,可观赏宫殿内慈禧五十大寿时期的原状陈列展。这是故宫东西六宫中,第一座被点亮的宫殿。
储秀宫为单檐歇山顶,面阔5间,前出廊。檐下施斗栱,梁枋饰以苏式彩画。门为楠木雕万字锦底、五蝠捧寿、万福万寿裙板隔扇门。明间正中设地屏宝座,后置5扇紫檀嵌寿字镜心屏风,上悬“大圆宝镜”匾。东侧有花梨木雕竹纹裙板玻璃隔扇,西侧有花梨木雕玉兰纹裙板玻璃隔扇,分别将东西次间与明间隔开。东次、梢间以花榈木透雕缠枝葡萄纹落地罩相隔;西次、梢间以一道花梨木雕万福万寿纹为边框内镶大玻璃的隔扇相隔,内设避风隔,西梢间作为暖阁,是居住的寝室。储秀宫的庭院殿台基下,东西两侧安置一对戏珠铜龙和一对铜梅花鹿,为光绪十年慈禧五十大寿时所铸。东西配殿为养和殿、绥福殿,均为面阔3间的硬山顶建筑。后殿为丽景轩,面阔5间,单檐硬山顶,有东西配殿凤光室、猗兰馆。慈禧入宫后曾居住储秀宫后殿,并在此生下爱新觉罗·载淳。光绪十年慈禧五十大寿时又移居储秀宫,并将后殿定名为丽景轩。
皇极殿位于内廷外东路,为宁寿宫区的主体建筑,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初名宁寿宫。乾隆年间将宁寿宫改称为皇极殿,是爱新觉罗·弘历归政后临朝受贺之所。由于找不到乾隆朝的相关档案,殿内陈设主要是按照光绪年间记载布置。
皇极殿为仿乾清宫制度改造,座北朝南,面阔9间,进深5间,取帝尊九五之制。明间,左、右次间设殿门,皇极殿建在青白石须弥座上,前出月台。御路与甬道相接,直贯宁寿门,四周通饰汉白玉石栏板。月台左右及甬道两侧各设台阶。殿两侧为垂花门、看墙,分别与东、西庑房相接,将院落隔为前后两进。庑中开门,东为凝祺门,西为昌泽门。 皇极殿丹陛左右分置日晷、嘉量,是体现皇权的重要陈设。御道两侧各有六方须弥座一个,座上置重檐六角亭,亭身每面镌篆体寿字各三。
清嘉庆元年(1796年)新正,传位授宝典后,太上皇爱新觉罗·弘历于此举行“千叟宴”,宴请90岁以上老人,时入宴群臣、耆老及并未入座者达五千余人。爱新觉罗·颙琰七年(1805年)、光绪十年(1884年)先后修葺。光绪二十年(1894年)在皇极殿行慈禧六十寿辰贺礼。光绪三十年(1904年)慈禧七十岁生日前后,在此分别接见奥、美等9国使臣。慈禧死后,曾在此停灵、治丧。
慈宁宫花园位于内廷外西路慈宁宫西南,是明清两朝太后皇太妃们礼佛和游憩之处,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进行大规模改建,此后虽“颇有更动”,但花园总的规模和布局始终没有大的变化。花园南北长130米,东西宽50米,占地面积6800平方米,园中有建筑11座。
慈宁宫花园主要展示咸若馆佛堂内陈设的千余件宗教文物,并开放临溪亭供观众入内赏景、休憩。咸若馆位于慈宁宫花园北部,正殿为黄琉璃瓦歇山顶,抱厦卷棚歇山顶,翘起的六个翼角各坠一个铜铃,原是供奉佛像及贮藏经文的处所。咸若馆以北为慈荫楼,东西两侧为宝相楼与吉云楼。花园南部有一方水池,横跨汉白玉石桥,桥上建有临溪亭,北与咸若馆相对。
慈宁宫花园由于受礼制、宗法、风水等多种因素制约,建筑按照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安排,布局规整严谨却略显单调,主要依靠装修和院落中的水池、山石以及品种繁多的花木来烘托浓厚的园林气氛。园中树木以松柏为主,间有梧桐、银杏、玉兰、丁香,集中分布在咸若馆前和临溪亭周围,花坛中则密植牡丹、芍药。
该展览由国家文物局主办,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承办,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展厅展出,展览时间为2023年9月29日—2024年1月5日。展览汇集了来自哈萨克斯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4家文博机构,以及中国10个省区市13家收藏单位的文物,共展出84件/套展品,分为“文物——融汇多元艺术”“寻迹——见证文化交流”“合作——联合考古成果”和“拓展——开启文明之路”4部分。
该展由北京故宫博物院主办,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午门及东西雁翅楼展厅展出,展览时间为2023年9月2日—2023年11月30日。此次展览汇集国内外30家考古文博机构的代表性藏品,展品总数达555件(组),从茶出中国、茶道尚和、茶路万里和茶韵绵长四部分,讲述了东方树叶沟通中华上下数千年,连通世界东西南北的传奇。
该展览由北京故宫博物院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推出,在故宫文华殿展出。展览时间为2023年9月16日—2023年11月5日。展品共计65件(套),北京故宫博物院和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各有20件宋拓珍本展出,此外还展示了部分书画、器物精品,从书法、文词、纸墨、版本与传承,全方位领略与品鉴宋拓的魅力,北京故宫博物院针对本次展览,利用不同媒介,在线上和线下推出配套服务和教育体验活动。
资料来源:
该展览由北京故宫博物院和恭王府博物馆,首次合作举办,于2023年9月25日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开幕,11月25日结束。该展览共遴选了120余件精品文物通过天伦、美器、祈福、崇文区和修武五个单元来展示皇子公主们的少年生活,其中大部分文物是首次亮相。在“天伦”中,有清宫少儿服装、鞋帽、玩具、抓周的盘,还有难得一见的婴儿尿布;在“美器”中,有冠架、梳具、妆奁、首饰等,在“祈福”中,有康熙帝御书福字碑拓片等众多展品。在“崇文”中,有中西交映满汉合璧的教育内容,与之对应的“修武县”,弓马骑射虎符韬略见人见物。
该展览由北京博物院与故宫共同策展,于2022年7月2日,在七个展厅亮相,分别为“紫禁万象:建筑、 典藏 与文化传承”展(展出时间:2023年7月1日—2024年5月21日),“紫禁一日:清代宫廷生活”展(展出时间:2023年7月1日—2024年6月30日),“凝土为器:故宫博物院珍藏陶瓷”展(展出时间:2023年7月1日—2024年5月21日),“器 惟求 新:当代设计对话古代工艺”展(展出时间:2023年7月1日—2024年6月30日)等涉及故宫从皇家宫殿到博物馆的历史、宫廷生活、中国陶瓷、古代工艺和书画等多种题材。
该展览以轮换方式展示914件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珍贵文物,不少藏品是首次赴展出,其中属于“国宝”级别的国家一级文物166件。涵盖绘画、法书、青铜器、陶瓷、金银器、珐琅、玉器、漆器、玻璃、玺印、织绣、首饰、雕塑、图书典籍、古建藏品等类别,如兰亭八柱之《唐虞世南(传)行书摹兰亭序帖卷》、阮郜的传世之作《阆苑女仙图卷》、代表艺术审美画作的《》、北宋定窑瓷名品孩儿枕及巧夺天工的清乾隆款白玉桐荫仕女图山子等。开幕首周共接待近3.5万名访客。
北京故宫博物院,现有(截至2023年)藏品总量180余万件(套),以明清宫廷文物类藏品、古建类藏品、图书类藏品为主。藏品总分25种大类别,其中一级藏品8000余件(套)。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藏品,除了所存旧藏外,有近1/5是征集、购买的散佚清宫文物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其中包括解放初期,国家花50多万港元从香港特别行政区买回的《伯远帖》和《中秋帖》。其镇馆之宝有《》《》《》《千里江山图》等。
书画收藏是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的重中之重,以明清宫廷旧藏为主,共藏有绘画、壁画、版画、书法、尺牍、碑帖约14万件,占世界公立博物馆所藏中国古代书画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在绘画方面,自晋朝至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皆有珍品所藏。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宋摹本),传为隋展子虔的《游春图》卷等;唐、五代十国时期有阎立本《步辇图》、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董源《潇湘图》等;两宋画家作品有郭熙《窠石平远图》、崔白《寒雀图》、宋徽宗《雪江归棹图》等,南宋四位山水巨匠刘松年、唐朝、马远、夏圭的作品也都有所存;元代画坛“元四家”作品俱全,其中黄公望《天池石壁图》《九峰雪霁图》、吴镇《渔父图》等均为名作。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明清绘画数量较大,明代的院派、浙派、吴门画派、松江派、嘉兴派,清代的金陵画派、新安画派、“四僧”、“扬州八怪”等,均有大批代表作品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也收藏了大量的法书文物,拥有晋、唐、宋、元各个时期的大家名作,如陆机的《平复帖》、王羲之的《兰亭序》等。
《》是唐朝所绘,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是国宝级珍贵文物。它自诞生后,经历了1300年的曲折,数次易主,最终于1950年被国家购回并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五牛图》既是韩作品的传世孤本,也是为数寥寥的几件唐代纸绢绘画真迹之一。2012年,《五牛图》被中国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五牛图》是目前(截至2023年)所见最早作于纸上的绘画,纸质为麻料,图画五牛,形象不一,姿态各异。任职宰相期间,重视农业发展,相传《》是韩滉在出游时目睹田间耕牛图景所画。他看到田间有几头耕牛,有的低头吃草,有的翘首而奔,还有的纵趾鸣叫。遂取出纸笔,全神贯注地速写出一幅耕牛图景。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修改,他终于绘出形态、状貌各异的五头牛,并名之为《五牛图》,画卷上无作者款印,本幅及尾纸上有、、、、等自元及至明清十四家题记。
《》是画家传世的唯一作品,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镇馆珍宝,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此图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以南方的山水为主体,在部分山峦的表现上加进了一些北方山水的特征,可谓集南北山水于一体的精心之作。2012年,《千里江山图》被中国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千里江山图》在构图上充分利用传统的长卷形式所具有的多点透视之特点,将景物大致分为六部分,每部分均以山体为主要表现对象,各部分之间或以长桥相连,或以流水沟通,使各段山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巧妙地连成一体,达到了步移景异的艺术效果。高远、深远、平远多种的穿插使用更使画面跌宕起伏,《千里江山图》卷在设色和用笔上使用了青、绿两种颜色。画卷用水墨勾山石,赭石打底,为后面的青绿做铺垫,形成了冷暖对比。同时,还采用了矿物质原料,蓝铜矿作为扁青,孔雀石为石绿,将石青石绿磨成粉末绘入卷中。
《千里江山图》创作问世以后,由宋徽宗赐给了蔡京。后又归南宋内府,卷前有赵昀“缉熙殿宝”印。到元代,为李溥光和尚收藏,卷后接纸有他在大德七年(1303年)的题跋。清代为梁清标所得,他自题了外签,又在本幅及前后隔水、接纸上盖有梁氏收藏印多方。以后便进入乾隆内府,本幅有爱新觉罗·弘历爱新觉罗·弘历诗题及印玺多方,并著录于《石渠宝·初编·御书房》。清亡,由溥仪盗出皇宫,解放后由人民政府收回,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国宝级的文物。《清明上河图》纵24.8厘米,横528厘米。采用鸟瞰式全景构图法,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宋徽宗时代首都开封市(今开封市)郊区和城内通济渠两岸的建筑和民生。全图分为三个段落。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550多个各色人物。该画首先收藏在北宋宫廷,曾在宫内四进三出。1921年,末代皇帝溥仪以赏赐为名,将《清明上河图》偷运出宫,由天津市转长春伪皇宫;1945年,溥仪携图出逃,在通化市被截获,由东北博物馆(今辽宁省博物馆)保存,1953年回到故宫博物院。2012年,《清明上河图》被中国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清明上河图》可分为三段,首段写市郊景色,茅檐低伏,阡陌纵横,其间人物往来。中段以“上土桥”为中心,另画通济渠及两岸风光。中间那座规模宏敞、状如飞虹的木结构桥梁,概称“虹桥”,正名“上土桥”,为水陆交通的汇合。桥上车马来往如梭,商贩密集,行人熙攘。桥下一艘漕船正放倒桅杆欲穿过桥孔,艄工们的紧张工作吸引了许多群众围观。后段描写的是市区街道,城内商店鳞次栉比,此外还有公寺观等。街上行人摩肩接踵,车马轿驼络绎不绝,再现了汴京城街市的繁荣景象。高大的城门楼名东角子门,位于汴京内城东南。
《平复帖》,西晋陆机的书法作品,纵23.7厘米,横20.6厘米,因全文有“恐难平复”的文字而得名。其书写年代距今(2023年)已有1700余年,是现存(截至2023年)年代最早并真实可信的西晋名家法帖,有“法帖之祖”的美誉,对研究中原地区古代文学和书法的变迁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2012年,《平复帖》被中国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书画类)》。
《平复帖》实际上是陆机向朋友问候疾病的一通信札,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共有9行86字。其字体为草隶书,黑色微绿,内容涉及贺循、吴子杨、夏伯荣三个人物,贺循,字彦先,是陆机的朋友,身体多病,难以痊愈;陆机说他能够维持现状,已经可庆,又有子侍奉,可以无忧了。吴子杨,以前曾到过陆家,但未受到重视;如今将西行,复来相见,其威仪举动,自有一种较前不同的气宇轩昂之美;最后说到夏伯荣,他因寇乱阻隔,没有消息。此帖宋代入宣和内府,明万历间归韩世能、韩逢禧父子,再归张谦德。清代递经葛君常、王济、冯铨、梁清标、安歧等人之手归入乾隆内府,再赐给皇十一子和硕成亲王爱新觉罗·永瑆。光绪年间为爱新觉罗·奕訢爱新觉罗·奕訢所有,并由其孙爱新觉罗·溥伟、溥心畬继承。后溥儒为筹集亲丧费用,将此帖待价而沽,经傅增湘从中斡旋,最终由张伯驹以巨金购得。张氏夫妇于1956年将《平复帖》捐献国家。
《平复帖》释文: “彦先羸 ,恐難平復,往屬初病,慮不止此,此已爲慶。承使唯男,幸爲複失前憂耳。吳子楊往初來主,吾不能盡。臨西複來,威儀詳。舉動成觀,自軀體之美也。思識量之邁前,勢所恒有,宜稱之。夏伯榮寇亂之際,聞問不悉。”
缂丝《梅鹊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出自南宋缂丝名匠沈子蕃之手,也是南宋时期缂丝工艺的代表作,纵104厘米,宽36厘米。缂丝是传统丝织工艺中最为名贵的品种,制作耗时极长,以千丝万缕成其工巧,除了需要纯熟的工艺技法外,还需具备相当程度的书画艺术修养,因此古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
《梅鹊图》轴丝质,依画稿缂织。以十五六种色丝装的小梭代笔,巧妙搭配,画面色泽和谐。以“通经断纬”的手法缂织,并娴熟地运用了多种缂丝技法。所用丝线之经密度20根/厘米,纬密度44—46根/厘米,图下方缂有“子蕃制”“沈氏”方印,玉池有“梁清标梁氏书画之印”“果亲王府图书记”,爱新觉罗·弘历御笔“乐意生香”,并有“乾隆宸翰”“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等印记。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历代铜器1.5万余件(不包括钱币和铜镜),其中先秦青铜器约1万件,有铭文的1600余件这三个数量均占中外传世与出土数量总和的十分之一以上,另外有历代货币1万余枚、铜镜4000面、印押1万余件,是世界上收藏中国青铜器数量最多的博物馆。
亚酗方尊,出土于山东省青州苏埠屯的殷商大墓,高45.5厘米,宽38厘米,口径33.6×33.4厘米,重21.5千克,方尊内侧有铭文九字,通常被认为是亚族为诸位王后和太子所铸的祭器。
亚酗方尊,方形,侈口,肩上四角各饰一象首,象首间夹饰兽头,颈、腹、足均饰八条棱脊。兽面纹和夔纹是其主体纹饰,以雷纹作地。尊是盛酒器,流行于商早期至春秋战国时期。方尊传世较少。传世的亚器有50件上下,器型不一,有方、方尊、方、方爵和等,仅中国台北市故宫博物院就藏有15件。
北京故宫博物院陶瓷类文物,有35万件,其中一级品1100多件,二级品约5.6万件,还有20世纪以来在中国110多个窑口所采集的3万余片陶瓷标本。
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故宫陶瓷的代表作品。该瓶高20.8厘米,口径6.1厘米,足径9.1厘米,通体所施的浓艳的红釉色,由18世纪初江西省巡抚郎廷极,奉康熙之命前往景德镇市主持御窑时所创烧,故得名郎窑红。
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瓶直口、长颈、垂腹、圈足外撇。该器通体施红釉,因釉质在高温烧造时垂流而使口部显露出白色胎体,底部红釉凝聚,釉色浓重。外底施白釉并镌刻乾隆御制诗,足外墙两侧各有一长方形穿孔,可穿系绳带。明高廉《遵生八笺》中记载:“故官哥古瓶,下有二方眼者,为穿皮条,缚于几足,不令失损。”在容器上系带是对无梁、无系、无扳手的器物进行提拿的传统方法,拆卸容易而又非常实用,也可以使器物在摆放位置上固定,不致被损坏。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宫廷类文物收藏,从代表皇权的典制文物到皇家日常生活用品文物,无所不藏。例如清代玉玺“二十五宝”、卤簿仪仗、帝后冠服等;反映清代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天文仪器、钟表等。清代皇帝稽古右文,重视文玩鉴赏,其鉴赏所用的印章,绝大部分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清代皇家信仰多种宗教,以本民族传统的萨满教、道教与藏传佛教为主。北京故宫收藏有大量萨满教与藏传佛教的法器、祭器、造像、唐卡等,还完整地保存了宫廷中一些藏传佛教及道教殿堂的原状。
黑漆彩绘楼阁群仙祝寿钟,清代乾隆年间的一件宫廷御用钟表,高185厘米,面宽102厘米,侧宽70厘米。此钟共有7套机械系统,分别控制走时、报时、景箱内的活动装置等,具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准,历时五年多才设计制作完成。
黑漆彩绘楼阁群仙祝寿钟,造型为木胎黑漆彩绘二层楼阁。一层正中为双针时钟,写有“乾隆年制”的钟盘上饰以造办处特有的黄色珐琅。钟盘上的5个上弦孔分别控制5种功能:走时、报时、报刻、开关门、打乐。钟盘的左右两侧为变动的布景箱,表演主题分别为“海屋添筹”和“群仙祝寿。二层为3间房屋,内各有一报时人。每逢3、6、9、12时,房门开启,3人手执钟碗缓步出门,发出“叮”“当”“叮当”声响,一次报一刻钟,响两次报两刻,依次类推。
乾隆款金瓯永固杯,通体镶嵌珠宝的金质三足爵杯,是北京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之一,在珍宝馆进行展览,此杯通高12.5厘米、口径8厘米、足高5厘米。杯以立龙为耳,夔龙头各安珍珠一颗;三象头顶立、卷鼻为足,金丝象牙围抱足两边;杯身宝相花,以正珠、红蓝宝石做花心,点翠地,口边刻回纹。杯前正中篆文“金瓯永固”四字,后面鐫“乾隆年制”款式。
乾隆款金瓯永固杯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宫廷文物的代表作,一共有4只(分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以及英国华莱士收藏馆),分别打造于乾隆帝青年、壮年、老年不同时期。据史料记载,金瓯永固杯,用了皇家内库的九成黄金20两,大小珍珠11颗,大小红宝石9块,蓝宝石12块。此杯外形呈鼎式,象征社稷稳固、江山鼎定,正放如国宝金樽,倒放酷似皇冠,左右两耳为奔腾的夔龙,龙头上镶嵌珍珠,杯底三足皆为象首,金杯外壁为缠枝宝相花纹,花蕊以珍珠或红、蓝宝石镶嵌,灿烂夺目,彰显出皇家的尊贵奢华。金瓯永固杯是皇帝专用的酒杯,金瓯一词,自古被视作“江山社稷”的代称,金瓯永固,寓意国家疆域完整,牢不可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书以清代宫中旧藏为主要特色。其中,明清抄、刻本,品种、数量众多,包括内府修书各馆在编纂过程中产生的稿本,呈请皇帝御览、待刻之书的定本,从未发刻的清代满、蒙、汉文典籍,为便于皇帝阅览或携带而重抄的各式书册,以及为宫内外殿堂陈设而特制的各种赏玩性书册。此外还有翰林学士、词臣自撰的未刊行书籍,各地藏书家进呈之书;一大批宫中戏本和档案;帝后服饰和器物小样、“样式雷”建筑图样、舆图等特藏文献等等,共约19.5万册(件)。另有20余万块武英殿“殿本”的原刻书版。
《钦定明史》简称《明史》,入清以后,依据为前朝修史的惯例修《明史》,是中国历史上编撰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部官修史籍。全书本纪24卷,志75卷,表13卷,列传220卷,目录4卷,共336卷。主要在康熙帝朝完成,先后以徐元文、叶方蔼、张玉书等为总裁,纂修者50余人。至乾隆四年(1739),由张廷玉领衔,才最终完成。
《钦定明史》清乾隆四年(1739年)武英殿刻本,开本31.0×20.0厘米,版框21.9厘米×14.5厘米。版心题书名、卷数、篇名、页数。磁青绸书衣。黑色双边书签,正中题书名卷数等。《明史》“本纪”按年月日记载明朝太祖朱元璋、惠帝朱允炆等15帝在位期间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大事。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古代玉石器约三万件,主要源于清宫遗存。这些玉石器中玉器占了绝大部分,其余亦有水晶、玛瑙、青金石、芙蓉石、孔雀石、珊瑚等珍贵宝石制成的器物,品种齐全。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玉器按时代可划分为元代以前古玉、明代玉器、清代玉器三部分。
玉云龙纹炉,高7.9厘米,口径12.8厘米,是故宫玉器的代表作品,也是宋代仿古玉器的典范。炉青玉质。体圆形,侈口,无颈,垂腹,圈足外撇,两侧对称饰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吞耳。通体以“工”字纹为地,上饰游龙、祥云和海水纹。器内底阴刻乾隆七言诗一首:何年庙器赞天经,刻作飞龙殿四灵。毛伯邢侯异周制,祖丁父癸似商形。依然韫阅桑海,所惜从薪遇丙丁。土气羊脂胥变幻,只余云水淡拖青。末署“乾隆戊戌孟秋御题”。
宋时,受理学“格物致知”思想的影响,文玩鉴赏成为时尚,对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研究也颇有成果,于是在宋代玉器形制中出现了仿古代青铜器造型的玉器,即仿古玉器。玉云龙纹炉以青铜簋为蓝本,但在器型和纹饰上多有增损变化,玉料也不是黄色。
漆器是以木或其它材料造型,经漆而成的器物,具有实用功能和欣赏价值。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漆器1.8万多件套,其中以清代漆器数量占比最大,尤其以乾隆朝为代表的清中期漆器为漆器藏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成造”剔犀云纹盘,出自元代末年漆器名家张成之手,高3.3厘米,口径19.2厘米。张成的剔犀器目前(截至2023年)中国仅有两件,除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剔犀云纹盘,另外一件是藏于安徽博物院的剔犀云纹漆盒,故极其珍贵。该盘木胎黑漆,内外均雕云纹,堆漆甚厚,晶莹照人,刻工圆润,在黝黑峻深的刀口断面露出朱漆四道,是《髹饰录》中所谓“乌间朱线”的作法。盘底黑漆浮躁,正中署楷书填金“乾隆年制”四字款,为后髹底漆时所加刻。近足边缘处有针划“张成造”三字细款,此为张成惯用的署款方法。为研究元代剔犀工艺提供了可靠而精美的实例。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收藏中国古代金属胎(主要是铜,亦兼或有金和银胎者)珐琅器数量最多的地方。共收藏有从元代到清代,以及民国时期的金属珐琅器6000余件,其中掐丝珐琅器4000余件,画珐琅器2000余件。这些藏品,除一部分为民间作坊制造外,绝大部分是由明清两代(明代御用监、清代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以及广东省等由皇家所控制的机构生产。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通高13.9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13.5厘米,故宫旧藏器中的珐琅珍品以前曾被认为是明代景泰年间的制品,后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专家研究发现,此器是用元代的器物进行改造的,唯其铜胆、象耳和圈足为明代工匠后配。该炉圆形,鼓腹,象首卷鼻耳,圈足。炉颈部在浅蓝釉地上,饰黄、白、红、紫四色菊花十二朵;腹部在宝蓝釉地上,饰红、白、黄三色缠枝莲花六朵;其下饰莲瓣纹一周。莲花和藤蔓缠绕,连绵不断,寓意富贵吉祥。
故宫研究院成立于2013年,是北京故宫博物院设立的学术研究与交流的非建制机构,其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以北京故宫博物院为基本力量,吸引各方研究人才参与工作。院内外、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只要受邀参与相关课题研究,就可以不受组织机构的限制,使用故宫的相关学术资源。故宫研究院以创建“学术故宫”为宗旨、引领学术发展,制定科研规划,考评学术成果,实现故宫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学术出版和对外交流等事业。截至2020年底,故宫研究院形成了一室一站二十四所三个研究中心的规模。
故宫学院是中国首家以博物馆办学模式成立的“学院”,是一所业务培训和教育机构,围绕北京故宫博物院整体事业的发展,面向自身、行业、全国、世界,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项目与教育活动,为博物馆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持,推动文博科研学术发展,凭借北京故宫博物院在文物鉴定、文物保护与修复、博物馆管理、宫廷历史与建筑研究等领域的优势,学院还逐步辐射到国内外博物馆及相关业界,以教学相长的模式培养一支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中青年专家队伍。其中,“故宫学术专题系列讲座”是故宫学院面向北京故宫博物院员工的培训项目之一,目的是进一步促进学术视野的开阔,引导自由探究的学术气氛;关注国内外学界的热点。
北京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始设立于1953年,最初名为“学术工作委员会”,其委员包括北京故宫博物院以及社会各界文物专业的知名专家和学者。负责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学术与研究工作,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停顿了三十多年后,北京故宫博物院为发展文博事业,促进学术研究、编辑出版、人才培养以及文物和古建筑保护等项业务工作的进一步提高,于2001年恢复北京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
北京故宫博物院拥有《北京故宫博物院院刊》《故宫学刊》《明清论丛》等优质学术期刊,为院内外专家学者提供博物馆学、文化遗产保护、明清历史等方面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故宫出版社(原名“紫禁城出版社”)也出版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学术文库”“中原地区考古文物通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故宫经典”等富有故宫特色的系列学术出版物。
《北京故宫博物院院刊》创刊于1958年,是由文化和旅游部主管、北京故宫博物院主办的人文类学术期刊,以文博和明清宫廷史研究为主要特色,1958和1960年出版两期后即停刊。1979年复刊为季刊,经过多年发展,2019年改为月刊。自1996年起,该刊连续9次入选北京大学编辑的《核心期刊目录》;2010年,该刊入选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考古类扩展版”,2016年,《院刊》荣获中国期刊协会和中国期刊交易博览会评选的“中国最美期刊”称号。2019年,《院刊》入选中国期刊协会举办的2019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精品期刊展”。
《故宫学刊》创刊于2004年,是大型学术刊物,每年出版一期,为故宫研究院下属的学术期刊,主要刊发故宫学以及故宫相关各领域的研究成果,鼓励创新,支持探索,为北京故宫博物院内外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也为一些有见地的篇幅较长的论文提供园地。
《明清论丛》出版于1999年,专门刊载明清历史研究方面的论文,是北京故宫博物院与北京大学合作,融文博艺术与史事研究于一体为特色的大型学术论集,每年一辑,意在繁荣明清政治、社会、经济、思想、文化、艺术、科学诸方面的研究,《明清论丛》的执行主编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资深学者,出版方也是隶属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故宫出版社。
《紫禁城》创办于1980年,是北京故宫博物院主办的知识性、普及性、艺术性杂志,内容围绕故宫及其相关的历史遗存,包括历史掌故、古建园林和文物知识等,材料翔实,图文并茂。在创刊后的十几年内,一直由北京故宫博物院编辑,再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方面出版发行。此外,它还是当时院内年轻作者发表作品的主要园地。其后《故宫》杂志与《北京故宫博物院院刊》互为补充,成为故宫出版物的两个支柱。2004年改为双月刊,2005年发展为月刊;由原来的52页增至132页,全部以铜版纸彩色印刷;采用国际流行大16开本,装帧、设计体现宫廷文化。
北京故宫博物院自1925年成立以来,虽有各种形式的记事、总结来反映全院的工作情况,但缺乏完整性和持续性。从2004年开始,北京故宫博物院定期出版年鉴,系统地记述该院的工作情况。《北京故宫博物院年鉴2004》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第一部年鉴,也是北京故宫博物院80周年院庆纪念出版物之一,其从完整保护与整体维修、文物保管、陈列展览、安全保卫与开放管理、学术与出版、数字故宫、对外交流、宣传服务、建设和管理等几个方面,较为详细地叙述了北京故宫博物院2004年的工作概况。
2023年4月,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共同见证下,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与凡尔赛宫殿、博物馆及国家园林公共机构主席卡特琳娜·贝卡尔共同签署“凡尔赛宫与紫禁城”展览协议。展期现定为2024年4月1日至6月30日。展览以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末中法两国间的外交、文化和艺术交流为主题,依托凡尔赛宫和其他法国博物馆的丰富收藏,从绘画、艺术品、室内装饰、建筑、园林、文学、音乐等诸多方面展现中国文化对法国宫廷和上流社会的巨大吸引力,展览也将精选北京故宫博物院典藏的直观反映双方交往和交流状况的钟表、科学仪器、版画、瓷器、书籍等珍贵文物,与法方藏品联袂展出,还原两国间一个多世纪的文化和艺术交流的盛。
2023年9月,北京故宫博物院与安徽演艺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按照文物活化的宗旨,挖掘整理故宫所藏戏曲文物资料、徽班进京的史料故事,开展剧目复排和学术研究;创新合作方式,共同确定徽剧创作方向和创作剧目,推进项目资金申报,打造文化艺术精品;加强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推动项目成果在重要平台和重大活动中展示;举办专题展览讲座、讲演、公益普及等活动,推动徽剧等传统剧目国内巡演和赴外演出。
2023年9月,北京故宫博物院故宫研究院和中国一汽红旗品牌,联合举办了第二届元明清宫廷史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二十余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文博机构的50名学者参见了此次会议。对于深入推进元明清历史的研究、北京城中轴线变迁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此次会议以元明清宫廷文物与文化为研究对象,以优质的学术论文为参会标准,通过学术研讨会以打通元明清三个王朝的宫廷史、文物史和文化史,会议分为三个主题:宫廷典制、历史文物、文化艺术。会议由主题报告和分组讨论构成。
2023年10月,北京故宫博物院与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按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历史文化研究、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文物保护修复、展陈交流、宣传教育推介、文创产业等方面进行合作,全面提升以明清两代历史文化为主的研究、阐释、保护、传承和利用水平。
2023年10月16日,北京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和中国紫禁城学会主办了第六届太和论坛,本届论坛主题是“文物保护国际交流·合作·共享”。太和论坛的举办旨在为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提供文化遗产专业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加强文物保护利用、考古发掘、研究阐释、展览展示、传播推介等工作,为未来的沟通和共建提供可能的途径。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文物藏品修复类别包括书画、金属、钟表、陶瓷、木器、漆器、镶嵌、纺织品等,拥有“中国传统书画装裱修复技术”“古书画人工临摹复制技术”“中国青铜器传统修复、复制技术”“古代钟表传统修复技术”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故宫文物医院成立于2016年12月29日,位于故宫西侧城墙下、内金水河畔,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按照使用功能分为文物保护科技实验室、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室、文物保护修复辅助业务三大部分,汇集有200名文物保护专家。拥有“古陶瓷保护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希腊文物激光技术联合实验室”“同步辐射与文物保护联合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室。在采用传统工艺保养修复文物的同时,故宫文物医院也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文物“诊疗”设备,如文物专用CT机,显微观察设备、材料分析设备、无损探伤设备等,使现代科学技术能够更好地造福于文物修复工作。国际文物修护学会培训中心也设立于故宫文物医院。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业内普遍认为源于光绪年间的手工艺人“歪嘴于”,他是以修复清宫旧藏古代青铜器闻名的清宫太监,他的徒弟奠定了“京派”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京派”第四代传承人李会生和赵振茂进入北京故宫博物院工作。传统青铜器的修复,一般主要有整形、碎片拼对、焊接与粘接、补配和做色几个步骤。首先将破碎青铜器碎块进行整形,而后整理、拼对,再采用锡焊或粘接的方法将碎片连接成整器,如有缺失的情况,要按照缺失部位的形状、弧度将器物补配完整,最后,对修复痕迹进行随色处理。
古钟表是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中较为特殊的种类,是反映明清时期宫廷中西文化交流盛况的重要遗存。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钟表1500余件,年代跨度从17世纪到20世纪初。北京故宫博物院现有的古代钟表修复技术是唯一一项从清宫流传至今且从未间断的传统技艺。清宫做钟处是皇家的御用作坊,据史料记载,康熙帝曾于1693年从国内外召集优秀工匠到皇家的御用作坊供职。故宫钟表修复一直延续着传统的师徒制,代代心手相传,至今(截至2023年)已有第五代传人,共有从事古代钟表修复的专业人员7人。2014年,古代钟表修复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以故宫文化元素为创意核心,包括但不限于文创商品、出版物、影视作品、游戏等。2008年,北京故宫博物院成立文化创意中心。同年,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在午门举办了“天朝衣冠展”,提取宫廷服饰中的图案精华,推出了餐桌等六大系列产品。这种随展文创的模式,开创了中国博物馆之先河。之后,从“朝珠耳机”开始,故宫文创一系列全新产品推出,2017年,故宫文创产品突破10000种,产品收益达15亿元,超过了1500家A股上市公司的营收。
故宫淘宝,于2008年12月10日上线,是历史最久的故宫线上文创平台,包括淘宝网店、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平台3个运营平台。故宫淘宝特色是主打年轻化的品牌形象,致力于以轻松时尚的方式展现故宫文物、传递故宫文化,主要产品包括故宫娃娃、和纸胶带、折扇团扇、文具用品等。2014年,故宫淘宝微信公众号刊登了《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一文。此文迅速成为故宫淘宝公众号第一篇“10万+”爆文,雍正帝也借此成为当时的热门“网红”。同一年,故宫文创相继推出“朝珠耳机”“奉旨旅行”腰牌卡、“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折扇等一系列产品。“朝珠耳机”还获得“2014年中国最具人气的十大文创产品”第一名。
2017年4月,北京故宫博物院与天猫通过天猫独家首发一系列清代古方膳食,同时,故宫独家授权的“朕的心意”旗舰店入驻天猫,这也是继故宫博物馆文创旗舰店、故宫淘宝在线上“卖萌”后,故宫与天猫在食品领域的首次联手。2023年中秋节,“朕的心意”故宫食品以 “宸游山河,食饼嚼月”为主题。聚集新一代八大菜系名厨,将中国饮食文化融入象征团圆的中秋节令月饼中
北京故宫博物院从2004年起,在中国率先对中小学生集体实行免票参观和义务讲解:每周二设为学生团体免票日(法定节假日除外),针对有组织的中小学生团体、大学相关院系学生团体(如历史系、建筑系、美术系等)免费接待参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青少年教育活动,积极履行博物馆公众教育职能,让北京故宫博物院成为公众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的有益课堂。比如根据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研发的“仰望太和殿,一起看斗拱”“布艺堆绣,巧仿瓷瓶”“朝珠DIY”“青白相间,妙笔生花”“皇帝的新衣”活动,根据展览研发的“霓裳彩绘”“击扫黑白,传拓万千”“寻访石鼓”、“瓷片觅踪”“合卺礼成”活动,根据明清宫廷历史、文化研发的“上元结彩,巧手生辉”“宫中过端午,夏日‘粽’动员”“乾隆诗句我来集”等活动。
2017年,北京故宫博物院、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及青年事务局、澳门文化局、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共同主办了粤港澳青年故宫实习计划。2023年的实习计划共有来自粤港澳三地的38名青年学子参与,其中香港学生16名、澳门学生16名、广东省学生6名,实习部门增加至14个。学生们不仅在各自的岗位开展实习工作,还参加了北京故宫博物院组织的一系列参观、体验活动,多角度感受故宫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前已举办三届活动,累计接待126名粤港澳青年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实习交流。
2023年2月,北京故宫博物院和科技日报社,联合主办了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暨第三届青少年文化科技论坛,本届论坛主题是“乡土中国”,聚焦探讨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绿色低碳发展等话题。该论坛自2020年创办以来,始终坚持以科技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增强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
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馆,分为线下和线上两部分。线下“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馆”建立于2015年9月28日,以实体店形式坐落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内东侧长房,分为丝绸馆、服饰馆、影像馆、木艺馆、陶器馆、御窑馆、铜器馆和紫禁书院等8间各具特色的展厅,展销的文化创意产品包括具有鲜明故宫元素的丝绸产品、明清宫廷风格的陶瓷制品、寓意吉祥的铜质摆设、皇家气息浓厚的紫檀家具等。线上“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馆”于2018年12月1日正式运营,包括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独立站3种形式,主要推广和销售从实体“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馆”中选出的文创。同年12月,北京故宫博物院口红在线上销售。
资料来源:
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旗舰店,于2016年6月29日上线,与故宫淘宝等其他故宫运营渠道定位形成互补,配合北京故宫博物院展览,做主题性的文化挖掘,研发了以《千里江山图》为源泉的“行走千里江山”多种产品,以“胤禛十二美人”为创意的系列主题产品,以故宫猫为主题的“喵游故宫”等儿童用品以及文化用品,以故宫龙形象为创意的“龙头老大”龙帽系列产品,以故宫《海错图》为渊源的“紫禁城海底世界”等一系列底蕴深厚而又妙趣横生的日常生活、陈设、装饰用品,充分发挥文创产品的文化传播功能。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
1961年,北京故宫博物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北京故宫博物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7年,北京故宫博物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8年,北京故宫博物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2021年,北京故宫博物院“陶瓷馆常设展”荣获,博物馆优秀展览“杰出贡献奖”。
2021年,北京故宫博物院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22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冰窖服务区,入选“2021全国十佳文化遗产旅游案例”。
2022年,北京故宫博物院陶瓷馆荣获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优胜奖。
2023年,北京故宫博物院荣登“2022年度全国热搜博物馆百强榜”。
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北地区,战火随时都有可能烧进北平市。为谋文物安全,北京故宫博物院整理了珍贵文物,集中包扎、编号、装箱,尽快把这些代表着中华文化根基的国家宝藏,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为此他们专门聘请了极富这方面经验的文物古董商指导,文物被一件件取出,严实包裹,大多被装进长1公尺、宽50公分、深50公分的特制木箱;书籍、文献等不易破损之物则利用现成的香烟木箱包装;瓷盘被五六个叠放捆绑,先以棉花裹住外侧,再用纸包起来,最后以绳子绑紧。这种专业的文物打包方式经得起长途跋涉和剧烈颠簸。文物运输前,院方向行政院和地方军政长官发出密电,请沿途保护。路线避开天津市,以免遭日军袭击。列车全部是铁皮车,车顶四周均架起机关枪,车两旁逐段有马队随车驰聚,每到一站,地方官派人上车交差。重要关口,车内熄灯。
1933年,故宫人带着13427箱零64包文物离开紫禁城,开始迁徙。除了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以外,故宫人还带着古物陈列所文物5414箱、颐和园文物640箱8包零8件、先农坛文物88箱、中央研究院文物37箱、国子监文物11箱、内政部文物4箱,共计19621箱72包零8件文物奔赴中国南方。1936年,南京朝天宫文物库房建成后,南迁文物遂分五批运往南京市。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略中国。7月29日,北平陷落。8月13日开始大举进攻上海,南京岌岌可危。为了保护这批国宝,国民政府命令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立即将古物分批西迁到大后方。三路西迁,这批文物从1937年11月开始西迁,到1947年6月全部东归南京,在后方整整过了10年。故宫文物南迁、西迁,文物没有大的损失,创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奇迹。八年抗战中,北平故宫文物被日本掠夺了铜器149件,太庙图书馆大批图书杂志遭破坏,文献馆的《张鼓峰舆图》被劫走。
2019年,故宫文物南迁历史国漫《故宫回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官网和腾讯动漫APP连载,网络总阅读量近5000万,评分高达9.8分。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关注这段深刻隽永的民族记忆,2022年,北京故宫博物院、腾讯动漫联合中信出版集团,将漫画制作成全新读物《故宫回声:国宝南迁的传奇》。除了原有的漫画故事外,每章节增加文物南迁历史和故宫文物故事,形成文物影像。
2021年,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开馆,是中国首个在故宫文物南迁遗址内设立的主题历史纪念馆,以图文、影像、实物相结合的形式,纪念抗日战争期间故宫文物南迁的壮举,生动还原展现了相关史实。有助于广大公众深入了解故宫文化、抗战历史。
抗战结束后,北京故宫博物院迁往内陆的文物于1947年回到南京市朝天宫。次年11月,南京动荡不安,国民党政府预备逃至台湾,行政院向时任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下达紧急命令,要求其为故宫博物院精品文物编制一份名录,安排飞机分批运往南京。此时的国民党政府正在制定预备方案,打算从中国东海岸撤退到台湾岛。中国国民党的高级军官希望国宝都能聚集在南京,这样一旦需要,他们就可以把这些珍宝安全地带到台湾去。经时任院长马衡多方周旋和拖延,此计划搁浅。1948年12月,第一批运台文物320箱以海军部所派军舰“中鼎轮”运载,由南京出发,12月27日抵达基隆市。
1949年1月6日,第二批迁台文物共3502箱(其中北京故宫博物院1680箱)被装上“海沪轮”。这批文物中最为重要的一件是《四库全书荟要》。自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将藏于“味腴书屋”中的《四库全书荟要》烧毁后,被运到中国台湾的这套《四库全书荟要》便成了孤本。直到2005年,这套图书的影印本才在中国大陆正式出版发行。
1949年1月28日,值中国国民党败局已定之际,第三批文物972箱以海军部所派军舰“昆仑舰”运载,由南京出发,2月22日抵达基隆市。从南京运到台湾的文物共计2972箱,其中古物1434箱,相当于整个南迁文物的四分之一。据杭立武《中华文物播迁记》一书记载,南迁书画9000多件,运台5458件,其中就有堪称“中华第一宝”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南迁铜器2787件,运台2382件,其中有铭刻字数最多的西周公国重器毛公鼎。1962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在台北近郊双溪建成,定名为中山博物院,从此院藏文物被分割两地。
2009年10月,北京故宫博物院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合办的“雍正帝清世宗文物大展”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开幕,展期3个月,展品240多件,其中有37件属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馆藏文物。这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海峡两岸故宫博物院首次携手合作办展。
20世纪初,清王朝覆灭后,清宫里的不少文物通过各种途径散落民间。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和国务院以重金回购流失文物、重新入藏故宫博物院,其中包括《伯远帖》《《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等珍品。《伯远帖》《中秋帖》曾被典当于香港特别行政区一家外国银行,至1951年典当期将满时,国外多方有意收购。周恩来总理闻讯,当即指示将二帖购回,交故宫博物院收藏。1951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秋帖》和《伯远帖》正式入藏故宫博物院。国家收购的米芾行书《研山铭》卷等重要文物也经由国家文物局调拨入藏故宫。
1959年,20岁的武庆辉从故宫携宝逃离后被抓,其偷盗物品为清朝乾隆年间赤金金册八页、佩刀五把、金古钱一枚。武庆辉以盗窃国宝罪被判无期。
1962年,36岁的孙国范进故宫行窃被抓,其偷盗物品为金质皇后之宝和“广印之宝”印两枚,各种金质酒杯器件总重达24.25公斤。孙国范因盗窃国宝罪被判死刑。
1980年,25岁的陈银华在故宫将重达6.8公斤的“珍妃之印”盗走。陈银华因盗窃罪被判无期。
1987年,22岁的韩吉林意图偷走“珍妃之印”,但他刚用石头敲碎养性殿玻璃门,就被赶到的警卫人员抓获。韩吉林因盗窃罪被判死刑。
1987年,21岁的向德详打算盗走珍宝馆养性殿陈列的爱新觉罗·弘历用过的一把匕首。可他还没进珍宝馆的门就已遭擒。向德详因盗窃罪未遂被判无期。
2001年,故宫管理人员在检查时突然发现“军机处”陈列室大门洞开,门锁扣已经被拉断,其中一支清末竹杆毛笔 (国家三级文物)被盗走。
2011年,石柏魁窃得香港两依藏博物馆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的金嵌钻石手袋等9件展品。逃离途中,石柏魁先后将5件展品遗落或丢弃。因销赃未果,石柏魁将其窃得的剩余4件展品分别扔弃于颐和园路西侧的垃圾桶内及知春路大钟寺东路北口路边。同年5月,石柏魁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石柏魁到案后,带领侦查人员起获其所盗窃的9件展品,获刑13年。
1986年7月28日,由意大利扬科电影公司、英国道奥电影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三家联合摄制的电影《末代皇帝》,正式开机。这是最后一部被允许进入故宫拍摄的电影,此后故宫主殿不再开放给任何影视剧组使用。1987年,该影片在意大利公映,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最佳美术指导、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和最佳原创配乐,九项提名。
2005年,由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中国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武英殿举行新闻发布会。《故宫》(精华版)共分12集,每集50分钟,分别为《肇建紫禁城》《盛世的屋脊》《礼仪天下》《指点江山》《家国之间》《故宫藏瓷》《故宫书画》《故宫藏玉》《宫廷西洋风》《从皇宫到博物院》《国宝大流迁》《永远的故宫》。这12集电视纪录片从建筑艺术、使用功能、馆藏文物和历史沿革等方面展示故宫的建筑、文物和历史,采取“以物说史”的方式对所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观点重新进行解读,讲述宫闱内不为人知的人物命运、历史事件和宫廷生活,从而纠正以往许多戏说的电视剧造成的人们对故宫及历史的误解。
2011年,由故宫博物院和中国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的百集纪录片《故宫100——看见看不见的紫禁城》,每集用6分钟的时长讲述故宫100个空间故事,透过“看得见”的空间,将“看不见”的紫禁城建筑的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加以演绎,为故宫创建了一座超越时空的影像博物馆。为了完美呈现故宫,中央电视台投入了当时全台最尖端的技术设备—全世界销售的第一台索尼SRW9000的数字摄影机,创作出前所未有的最高画质的影像。同时,运用微距摄影展示了故宫建筑的繁复与精致;运用诸多特殊视角的拍摄,展示了一个人们从未见过的伟大宫殿。
故宫.故宫博物院.2023-10-24
故宫博物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03-10
北京故宫博物院里的10大奇珍.艺术中国.2023-10-20
紫禁城建筑布局.故宫博物院.2023-10-14
《故宫是座博物馆》.故宫博物院.2023-10-14
故宫文化的历史根脉与时代价值.光明日报.2023-11-28
北京故宫 瑰丽神圣.光明网.2023-10-14
联系我们.故宫博物院.2023-03-10
定都峰与明代皇城.北京市人民政府.2023-11-28
永乐皇帝.故宫博物院.2023-11-28
导览.故宫博物院.2023-10-17
历史文化视野中的紫禁城建筑五问.光明日报.2023-10-16
故宫博物院.北京市文物局.2023-10-12
皇宫博物馆概说 .故宫博物院.2023-10-13
故宫.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2023-12-02
陈垣:傲骨立天地 奇文鉴古今.光明日报.2023-10-13
从皇宫到博物院(图).光明网.2023-12-02
故宫南迁文物北返调查 南迁文物难定何日北归.北京娱乐信报.2023-10-13
不一样的故宫博物院.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官方.2023-10-11
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2023-10-18
南迁文物回归故宫.故宫博物院.2023-10-10
故宫博物院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主题云展览.故宫博物院.2023-10-13
故宫北院开建!世界最大宫殿群为何“开分号”?.齐鲁壹点.2023-10-13
历史上的今天:北京故宫博物院设立.正观新闻.2023-10-10
数以百万计的珍贵藏品鉴赏.故宫博物院.2023-10-20
馆藏国宝|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挨个看!金瓯永固杯灿烂夺目.人民资讯.2023-10-18
国宝《五牛图》回归记.广东政协网.2023-10-20
故宫博物院等66家景区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政府网.2023-10-20
故宫博物院.北京市文物局.2023-10-07
朱启钤:最早主持北京城改造的人.北京日报客户端.2023-10-11
故宫故事.人民网.2023-10-10
古物陈列所.故宫博物院.2023-05-01
94年前的今天,故宫博物院正式对外开放,筹备过程曾历经“风雨”.北京日报客户端.2023-10-11
皇家日用品是怎样成为国宝的.北京市人民政府.2023-10-11
国家地理.央视网.2023-12-02
走过百年的北京博物馆.北京市档案馆.2023-10-13
组织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2023-10-13
马未都:故宫博物院命运多舛 今日实为不堪回首.北京晨报.2023-10-13
故宫沧桑六百年.天津日报.2023-10-10
100年前去故宫看展是文化界大事!观众堵得水泄不通.北京日报客户端.2023-10-11
文物南迁.故宫博物院.2023-10-13
“日本人占领北京八年,为什么没有烧掉故宫?”.中国新闻社.2023-10-13
《故宫博物院理事会与故宫文物南迁研究》.故宫博物院.2023-10-11
微史记 | 日本人真的没有抢夺故宫文物吗?这堂课请赵立新认真听.扬子晚报网.2023-10-13
本年,文物东归。留南京文物也于1946年开始复员.故宫博物院.2023-12-02
南京文物运台开始.故宫博物院.2023-10-13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前世今生.新华网.2023-10-20
古物陈列所正式合并入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2023-10-11
“云展”故宫前世今生:你未必见过的那些老照片与档案.澎湃新闻.2023-12-09
本院实行军事保护.故宫博物院.2023-10-13
“云展”故宫前世今生:你未必见过的那些老照片与档案.澎湃新闻.2023-10-13
启动世纪大修.故宫博物院.2023-10-13
故宫:从皇家禁地到庶民游赏乐园.凤凰网.2023-10-24
故宫博物院首个院外展厅在新疆揭牌并开展.中国青年网 .2023-10-14
故宫“雕版馆”开馆.中国科技投资.2023-12-08
故宫“雕版馆”开馆 首次展示雕版文物15000件.环球网-今日头条.2023-12-08
故宫内又发现一处元明清三代宫殿建筑叠压遗迹.新京报-今日头条.2023-12-23
故宫北院将于明年全面建成.百家号.2024-02-19
故宫北院将于明年全面建成 打造海淀文旅新名片.闽南网.2024-02-19
茅台集团与故宫博物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百家号.2024-09-21
“走进养心殿” 【故宫学人讲故宫】第一期第三讲.故宫博物院.2023-10-17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北京紫禁城(二).安居北京.2023-10-17
故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3-10-17
紫禁城设计者究竟为何人.央广网.2023-10-30
六百年前紫禁城是怎样建起来的.天眼新闻.2023-11-28
紫禁城的细节之趣,你知道几个?(文末福利).文旅北京.2023-10-17
历史文化视野中的紫禁城建筑五问.央视网.2023-10-17
紫禁城的布局智慧——背山面水、取正向心.科技日报 .2023-10-17
紫禁城建筑布局.故宫博物院.2023-10-17
《紫禁城内廷建筑赏析》.故宫博物院.2023-10-17
《紫禁城宫殿的总体布局》.故宫博物院.2023-10-17
延禧“宫”略三宫六院大揭秘——世界遗产紫禁城.中国网.2023-10-17
首页 > 国家地理 > 国家地理报道 > 正文.央视网.2023-12-02
“紫禁城的书画”讲座在北师大举办.故宫博物院.2023-10-24
故宫新展呈现宋拓魅力.人民网.2023-10-19
故宫博物院陶瓷馆5月1日起重新开放 1100件陶瓷器同时展出.央广网.2023-10-18
故宫陶瓷馆“上新”亮点纷呈.人民网.2023-10-18
故宫博物院陶瓷馆创新传播 让陶瓷文化“活”起来.人民网.2024-01-16
雕塑馆.故宫博物院官网 .2023-10-16
“故宫讲坛”走进苏州第四十二讲——故宫雕塑馆藏珍.故宫博物院.2023-10-16
紫禁物语|明德化窑白釉观音像.紫禁城.2023-10-16
故宫博物院明天九十“大寿” 揭秘四大新开放区域必看亮点?.北晚新视觉.2023-10-16
故宫博物院举办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10-16
《中国产经》封面人物 | 王津:择一事,终一生的钟表人生.中国产经新闻头条.2023-10-18
寻味中华丨文博」在故宫钟表馆聆听文明交融的回响.中国新闻网.2023-10-16
故宫钟表馆.故宫博物院官网.2023-10-16
故宫博物院钟表馆改陈完成 以新面貌与观众见面.故宫博物院.2023-10-18
历经7次升级的珍宝馆,能有多好看?.紫禁城.2023-10-16
欣赏丨故宫珍宝馆之精美藏品.中国工艺美术学会.2023-10-16
我院《珍宝馆》改陈开放.故宫博物院.2023-10-17
故宫博物院珍宝馆二期改陈项目完成.故宫博物院.2023-10-18
展览.故宫博物院.2023-05-21
故宫畅音阁戏曲馆开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10-18
家具馆.故宫博物院.2023-10-18
故宫新开家具馆:明清宫廷家具不再深藏,南大库仓储式展示.环球网.2023-10-18
营造之道.故宫博物院.2023-10-18
古建馆.故宫博物院.2023-10-18
闭门修整了8年的故宫青铜器馆悄然开放.人民网.2023-10-19
我在故宫画文物.北京青年报.2023-10-19
太和殿.故宫博物院.2023-05-21
中和殿.故宫博物院.2023-05-21
导览.故宫博物院.2023-06-22
保和殿.故宫博物院.2023-05-21
乾清宫.故宫博物院.2023-05-21
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交泰殿的故事.紫禁城.2023-10-14
交泰殿.故宫博物院.2023-05-21
坤宁宫.故宫博物院.2023-10-14
坤宁宫——中轴线上唯一的满族建筑(上).紫禁城.2023-10-14
寿康宫.故宫博物院.2023-10-14
今天故宫博物院新增四大开放区域.新华网.2023-10-18
养心殿.故宫博物院.2023-05-27
建筑赏析故宫篇2.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2023-10-17
太极殿.故宫博物院.2023-10-17
长春宫.故宫博物院.2023-10-17
北京故宫储秀宫率先启动照明系统.环球网.2023-10-16
储秀宫.故宫博物院.2023-05-21
皇极殿.故宫博物院.2023-10-16
故宫"小太和殿"皇极殿开门迎客 乾隆曾摆千叟宴.中国新闻网.2023-10-18
【慈宁宫花园】.故宫博物院.2023-10-17
“一带一路”文物考古合作展亮相北京.新华社.2023-10-19
展览.故宫博物院.2023-10-19
故宫观茶记——中国茶文化之形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10-19
御殿威仪赞 赐茶恩惠施|古都.北京日报客户端.2023-10-19
“宋拓魅力——碑帖珍本特展”在故宫博物院举办.澎湃新闻.2023-10-19
历年展览与陈列.故宫博物院.2023-10-19
恭王府、故宫首次联合办展 推出“清代宫中少年生活文物展”. 中新网.2023-10-19
“喜溢华庭——清代宫中少年生活文物展”在京开幕.中国日报中文网.2023-10-19
故宫博物院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举办7项开幕展览.湘湘带你看社会.2023-10-19
展览.故宫博物院.2023-11-28
新闻8点见丨专访吴志华:香港故宫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新京报.2023-10-19
数以百万计的珍贵藏品鉴赏.故宫博物院.2023-11-28
故宫书画的“藏”与“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12-02
这里很奇妙~有历史、有故事、有颜值,等待你来探索!.央视少儿.2023-12-02
故宫六百年|故宫博物院:世界最大的古代书画宝库.群言杂志.2023-12-02
韩滉五牛图卷.故宫博物院.2023-10-20
知识圈|禁出境195件(组)顶级国宝大全(二).文博西安.2023-12-14
《千里江山图》纪念币10月16日发行喜欢收藏的别错过.厦门网.2023-10-19
京华物语丨少年英才王希孟与故宫珍宝《千里江山图》.新京报.2023-10-19
千里江山图.故宫博物院.2023-10-19
漫步《千里江山图》是怎样的体验?故宫沉浸艺术展亮相成都.四川新闻网.2023-10-19
《关于〈千里江山图〉》.故宫博物院.2023-10-24
国家宝藏 | 清明上河图.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2023-10-20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故宫博物院.2023-10-18
故宫博物院镇宫之宝:国宝缝入衣被免遭劫难.新浪网.2023-12-01
看展览|《石渠宝笈》特展绘画篇:宋徽宗弹琴,乾隆帝弹幕.澎湃新闻.2023-12-01
《高手在民间》之:千年绝响.忻州在线.2023-12-14
【陆机草隶书平复帖卷】.故宫博物院.2023-10-18
《镇院之宝——沈子蕃缂丝梅花寒鹊图轴》 - 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2023-10-24
【沈子蕃缂丝梅鹊图轴】.故宫博物院.2023-10-18
三星堆博物馆又双叒…….中国教育新闻网.2023-10-18
【亚『0007』方尊】.故宫博物院.2023-10-18
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故宫博物院.2023-10-18
【黑漆彩绘楼阁群仙祝寿钟】.故宫博物院.2023-10-18
《“金瓯永固”杯》.故宫博物院.2023-10-18
中国最好的博物馆排名出炉?.网易手机网.2023-10-18
元旦“明窗开笔”之典:乾隆皇帝与金瓯永固杯.北京日报客户端.2023-10-24
古籍.北京故宫博物院.2023-12-09
【《钦定明史》(清乾隆四年武英殿刻本)】.故宫博物院.2023-12-09
玉石器.故宫博物院.2023-12-09
玉云龙纹炉.故宫博物院.2023-10-18
漆器.故宫博物院.2023-12-07
“百里千刀一斤漆”,故宫藏乾隆朝漆器在京展出.国家工艺美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2023-12-09
“张成造”剔犀云纹盘 “张成造”剔犀云纹盘盘底.故宫博物院.2023-10-18
珐琅.北京故宫博物院.2023-12-09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故宫博物院.2023-10-18
光明日报:为文物研究搭建开放的平台.人民网.2023-10-13
故宫研究院.故宫博物院.2023-10-19
故宫研究院详情.故宫博物院.2023-10-19
故宫博物院成立故宫学院.国家文物局.2023-10-13
故宫学院.故宫博物院.2023-10-19
2021年故宫学术专题系列讲座.故宫博物院.2023-10-19
学术委员会.故宫博物院.2023-10-19
《关于恢复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成立的决定》.故宫博物院.2023-10-19
故宫博物院院刊.故宫博物院.2023-10-13
故宫研究院.故宫博物院.2023-10-13
《明清论丛》(第六辑).故宫博物院.2023-10-13
《明清论丛》(第七辑).故宫博物院.2023-10-13
赵云田:我和故宫的学术情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2023-10-13
《紫禁城》季刊创刊.故宫博物院.2023-10-13
紫禁城.豆瓣读书.2023-10-13
《故宫博物院年鉴2004》.故宫博物院.2023-10-19
故宫博物院与凡尔赛宫签署 “凡尔赛宫与紫禁城”展览协议.故宫博物院.2023-10-19
第二届元明清宫廷史学术研讨会.故宫博物院.2023-10-19
故宫博物院与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故宫博物院.2023-10-13
第六届太和论坛在故宫博物院举办.人民网.2023-10-20
故宫文物医院有神器:中国传统文物保护与修复技艺在这里.中国搜索.2023-10-19
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故宫博物院.2023-10-13
古代钟表修复技艺.故宫博物院.2023-10-13
故宫文创产品,打造文化产品的新标杆.故宫博物院.2023-10-19
年产品收益达15亿元,超1500家A股上市公司营收,故宫文创是怎样炼成的?.中国经营报.2023-10-19
“天朝衣冠展”在午门城楼展出.故宫博物院.2023-11-28
“嫡庶之争” 背后:故宫四家网络文创品牌有何来头?.新京报.2023-10-19
故宫文创这样造品牌 多种方式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新华网.2023-10-19
互联网助推IP商业化 故宫食品在天猫独家开卖.界面新闻.2023-10-19
什么是“朕的心意”?果然不简单.河北新闻网.2023-10-19
故宫博物院举办系列活动迎接2016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10-19
“怎么可能不爱故宫呢”.海外网.2023-10-19
粤港澳青年在故宫开展实习.光明网.2023-10-19
故宫博物院和科技日报社联合举办第三届青少年文化科技论坛.故宫博物院.2023-10-19
机构设置.故宫博物院.2023-12-14
故宫博物院院刊.故宫博物院.2023-12-14
历任领导.故宫博物院.2023-12-14
故宫博物院官方旗舰店在阿里巴巴平台开设 满足文化需求.央广网新闻.2023-10-19
故宫博物院“陶瓷馆常设展”荣获 2021年度北京市博物馆优秀展览“杰出贡献奖”.故宫博物院.2023-10-13
故宫博物院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故宫博物院.2023-10-20
跟着榜单去旅行!武侯祠、金沙入选全国十佳文化遗产旅游案例.封面新闻.2023-12-02
北京文博丨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揭晓,北京共有八项展览获奖.北京文博.2023-12-02
全国百强!成都上榜五家.澎湃新闻.2023-12-02
13000余箱文物,一群人25年的守护,这段历史,值得每个国人铭记!.中信出版集团.2023-10-19
(祖国宝岛)有多少故宫文物被运往中国台湾?.山西晚报.2023-10-20
可歌可泣的故宫文物南迁之旅.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10-19
故宫博物院开始文物南迁.故宫博物院.2023-10-19
历史上的故宫“文物南迁”与“故宫学”的发端丨京华物语.新京报.2023-10-19
故宫首部历史国漫改编自真实故事,国宝南迁故事漫画首发.京报网.2023-10-19
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开馆.国家文物局.2023-10-19
文物运台.故宫博物院.2023-10-19
故宫博物院的历史和发展.故宫博物院.2023-10-13
流失国宝重返故宫.故宫博物院.2023-10-24
新中国以来故宫发生7起盗宝案.凤凰网.2023-10-17
故宫大盗获刑13年 系历次故宫盗宝案获刑最轻.中国新闻网.2023-10-20
故宫里的最后一部电影.澎湃新闻.2023-12-14
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即将在央视一套播出.故宫博物院.2023-10-20
全纪实纪录片《故宫》. 央视网.2023-10-20
纪录片《故宫100》:看见看不见的紫禁城.央视网.2023-12-14
我院与央视联合制作的纪录片《故宫100》元旦亮相央视.故宫博物院.202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