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脉 :亚洲中部、中国青藏高原北缘的山脉

昆仑山脉(英语:Kunlun Mountains)是位于亚洲中部、中国西部的山脉,在地理位置上处于青藏高原北缘,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南缘,以及柴达木盆地南缘,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东至青海湖西南部的鄂拉山断层;在行政区域上横跨新疆、西藏边界,东延进入青海省内,经纬度在东经74°~101°,北纬32°~39°之间。其全长2500余千米,南北宽度在150~350千米之间,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千米。

昆仑山脉是由塔里木盆地地壳、柴达木盆地地壳与昆仑南缘的洋壳冲击形成的褶皱带,主要隆升于第三纪中期之后。山脉整体地势从西至东逐渐平缓,根据其海拔变化,可分为西、中、东三段:西段位于新藏公路以西,为西北—东南走向,平均海拔5500~6000米,有7000米以上的山峰3座,主要山峰有公格尔山(海拔7649米)、慕士塔格山(海拔7509米)等;中段位于新藏公路与车尔臣河之间,主脉向南凸出略呈弧形,平均海拔5000~5500米,该段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8座,包括乌孜塔格山(海拔6254米)、慕士山(海拔6638米)等;车尔臣河以东为昆仑山东段,呈东西走向,平均海拔4500~5000米,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座,主要山峰有木孜塔格峰(海拔6973米)。

昆仑山脉整体属于大陆性干旱气候区,远离东南季风区,常年被高压下沉气流控制,降水量少;高海拔导致气候寒冷,雪线在海拔5600~5900米,在雪线之上普遍存在冰川冰缘地貌,冰川面积超过3000平方千米,是中原地区最大的冰川区之一。昆仑山脉地区的生物分布以青藏高原物种为主。

昆仑山又被称为“万山之宗”,其人文历史悠久,早在1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于昆仑山地区,在之后的人类文明发展中,昆仑山有了各种石刻、宗教建筑、非遗文化等文明传承。此外,昆仑自古以来被认为是中国神话之源,同时又是道教世界结构的中心,明末道教混元派(又称“昆仑派”)的道场就曾设于昆仑山。因此,昆仑山除了有玉珠峰、西大滩、野牛沟等这些自然景区外,还有昆仑文化西安碑林博物馆、苦修崖、无极龙凤宫等人文景观。

命名

“昆仑”一名早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和《禹贡》等古籍中就出现了,但是由于当时人们对西域的了解并不多,昆仑的具体位置一直未被确定。直到汉武帝时期,张骞与霍去病先后前往西域,带来了该地区的相关信息,此后中原人民才对昆仑才有了初步的范围认知,《史记·大宛传》中记载:“汉使穷河源,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位置境域

昆仑山横跨中国西部,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其地理位置处在青藏高原北缘,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南缘,以及柴达木盆地南缘;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向东延伸至青海湖西南部的鄂拉山断层,全长2500多千米,南北宽度约150千米~350千米,经纬度在东经74°~101°,北纬32°~39°之间,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千米。

昆仑山从西至东依次由众多大小山脉绵延连接而成,包括了昆盖山、公格尔山、慕士塔格山、塔西土鲁克山、阿孜山、喀拉塔格山、康西瓦北山、喀拉塔什山、喀什塔什山、乌斯腾塔格山、阿克塔格山、木孜塔格山、阿尔格山、西沙松乌拉山、沙松乌拉山、博卡雷克塔格山、唐格乌拉山、布尔汗布达山、布青山等山脉。

关于昆仑山的具体范围说法不一,主要争议在于昆仑山东段末端的祁漫塔格山、阿尼玛卿山、可可西里山以及巴颜喀拉山等部分山脉是否算入昆仑山系。在1980年上海辞书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辞海》中,将阿尼玛卿山归为昆仑山东段北支,可可西里山归为其南支,巴颜喀拉山被描述为其东延。而中国国家地理倾向于认为,这部分山脉在形成的年代和构造作用上与昆仑山不同,因此不被归入昆仑山脉。

关于昆仑山脉的内部划分,也存在两段论和三段论。在1980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以及一些地质研究报告中,昆仑山脉被划分为东昆仑与西昆仑两段,其分界线为阿尔金断裂带。而在197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中,根据海拔的变化将昆仑山脉划分为东、中、西昆仑三段,其中西、中昆仑分界线为通过喀拉喀什河上游的赛图拉镇和叶尔羌河上游麻扎的新藏公路,中段位于新藏公路与车尔臣河九个大坂山,车尔臣河以东属于昆仑东段。

昆仑山西段主要山口有乌孜别里山口、明铁盖山口以及康西瓦等;中段主要山口有克里雅山口和喀拉米兰山口,是联系新藏两省的通道;昆仑东段的昆仑山垭口是青藏公路的必经之道。

成因

昆仑山脉从元古代末的塔里木运动开始,经历了数次洋陆转化。将昆仑山以阿尔金-拉竹龙断裂带为界分为东西两段,东、西昆仑所经历的早期演变历程略有不同。塔里木运动中,昆仑与塔里木地壳冲击产生褶皱,形成古中国地台的一部分;寒武纪之后,昆仑地壳下沉,早加里东运动使东昆仑北缘裂开形成海洋;之后在早泥盆世初的晚加里东运动中,昆仑地壳开始拼合,最终形成泥盆纪古大陆;此后,在早石炭世运动中,西昆仑北缘与塔里木地台又分裂形成海洋;之后在早二叠世末的地壳运动中,东昆仑的南缘开始分裂,由此使东昆仑其他地区和西昆仑北带受到挤压,上升成为大陆,此后东昆仑南缘裂缝不断扩张,东部逐渐形成浅海。

直至距今2.5亿年前的中三叠纪的早印支运动中,东昆仑南缘的海洋地壳向北俯冲,与柴达木陆块拼接,由此东昆仑完成最后一次拼合并抬升,形成褶皱带;三叠纪末的晚印支运动中,西昆仑南带的地槽闭合并抬升,形成褶皱带。自此之后,东、西昆仑进入了陆内演化阶段。

昆仑山抬升成为大陆后,经过了漫长的风化剥蚀状态,直至距今2300万年前的渐新世中新世期间(第三纪中期),青藏高原及昆仑山脉才逐渐开始隆升。在此后的新构造运动期间,昆仑山的地壳运动活跃,整体隆升速度快,而东、西昆仑的隆升变化有所差别。东昆仑的现代地貌格局主要形成于第四纪期间早中更新世之交的昆仑—黄河运动(110万年前至60万年前)以及中更新世晚期的共和运动(15万年前),其中前者是一次先大面积抬升、后突发性断块隆升与沉陷的构造运动,后者则是依次强烈的构造抬升事件;这两次运动使东昆仑随青藏高原整体隆升的同时,山系由北向南迁移,水系则从近东西向的东流水系演变为向南的溯源侵蚀。西昆仑的地貌演变早于东昆仑,在第三纪就已经有了明显的地貌反差,第四纪期间这种地貌反差加剧,并且其整体隆升程度也比东昆仑要强;具体来看,在第三纪的中新世开始,西昆仑就有了较高的隆升速度,之后从中新世后期至早更新世,其隆升速度加快,在早更新世晚期,西昆仑水系向南强烈溯源侵蚀,说明了在此期间其隆升速度之快、程度之强;在整个新构造运动期间,西昆仑的上升幅度不少于4500—5000米。

地理特征

气候

由于昆仑山地势海拔高,山脉整体呈现高寒气候,且受到大陆气团的持续影响,地区年气温与日气温均波动较大。在山脉的低海拔处,1月份平均气温不低于-9℃,7月平均气温为25~28℃;而在高海拔处,冬天气温可低至-35℃,甚至更低,在7月,平均气温也不会超过10℃。高寒的气候导致昆仑山脉高海拔处常年积雪,并且存在有大面积的冰川区。昆仑山东、西段的气温有所差异。山脉西段的主峰形成现代高山冰川作用中心,最高两座山峰的雪线位于4800~5800米之间,年均温0℃的等温线位于4000米的等高线附近,最高山带的年平均温度为-15~-7.5℃。山脉东段的昆仑山垭口处雪线位于5200—5400米处,雪线附近的年平均气温为-9~-8℃,而在海拔4200米处的山谷间,年均气温为-3℃以下。

此外,昆仑山脉并不受印度洋和太平洋季风影响,但其高海拔使部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被阻挡,加上大陆气团的影响,其南北坡气候差异极大。昆仑山脉北坡与亚洲最干旱的塔里木荒漠、柴达木荒漠相连,中段最为干燥,年降水量在山麓地带不足50毫米,随着高海升高可达到102~127毫米;在北坡西段的西段帕米尔高原附近,年降水量增加到457毫米。而昆仑山脉南坡则整体降水较多,因而形成了荒漠、草地、湿地相间的地貌。

地质

岩体及分布

昆仑山东段

昆仑山脉地质构造复杂多样。以阿尔金-拉竹龙断裂带为分界,界限以东的东昆仑山构造变迁清晰,变形强烈,呈现出南北分带、东西分段的特征。从北至南,其褶皱带分别为北带——祁漫塔格褶皱带、中带——东昆仑花岗岩带以及南带——东昆仑主地槽褶皱带,其中北带地层主要有大量枕状玄武岩、海相砂砾岩以及部分海相大理石碎屑岩;中带分布有大量裸露的花岗岩以及少量古代结晶片岩,并存在有东昆仑中央蛇绿岩带;南带则地槽结构复杂,多个历史时期的变形叠加在一起,从东至西又以鲸鱼湖凹陷、修沟凹陷为界划分为三段,花岗岩和基性、超基性岩类分布从东到西逐渐减少,此外还有东昆仑南缘蛇绿岩带存在。

昆仑山西段

在阿尔金-拉竹龙断裂带以西的西昆仑山脉褶皱紧凑,断裂较多,整体走向呈弧形向南部凸出。从北到南,西昆仑也分为北、中、南三带,其中北带碎屑岩居多,蛇绿岩呈带状分布,花岗岩类穿插其中;中带集合了各个历史时期的花岗岩类和结晶片岩类;南带除了花岗岩类,还有该地区特有的闪长岩、正长岩和第四季火山岩类。

断裂带及分布

在断裂带的种类及分布方面,昆仑山脉主要有两类断层,在东、西昆仑均有分布。一类是与构造带走向一致的逆断层,主要有东昆仑南缘断裂、东昆仑中央断裂、西昆仑北缘断裂、西昆仑中央断裂以及西昆仑南缘断裂;另一类是横切构造带的横滑断裂,主要包括东、西昆仑分界处的阿尔金-拉竹龙断裂(又称库牙克-龙木错断裂)和西昆仑与帕米尔分界的塔什库尔干断裂。

玉矿及分布

在昆仑山脉中分布有不少和田玉矿床。中国的6个软玉矿带和矿区中,有两个分布在昆仑山脉,分别是西昆仑-阿尔金山和田玉矿带和东昆仑和田玉矿带。前者西起塔什库尔干,东至罗布泊西南的若羌县,全长1300多千米,其中和田玉矿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华力西期的花岗岩和闪长岩侵入了中元古界的县系和长城系地层中的镁质大理岩,在接触面及破碎带交代的结果。后者位于柴达木地台东昆仑北坡断裂隆起带的中段,其包含了30多个不同地质背景的和田玉矿体,是昆仑造山带在形成演变过程中岩浆岩和碳酸盐岩的交代产物,具体为上元古界至中新元古界万宝沟群的碳酸盐岩、镁质大理岩,与华力西期的花岗岩、辉绿岩等接触交代产生,主要玉矿种类有白玉、青白玉、糖玉、烟青玉、黄玉等。

地形地貌

昆仑山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多变。按照海拔的变化,分别以新藏公路、车尔臣河为界,将昆仑山分为西、中、东三段,各段的现代地形地貌差异明显。

昆仑山西段的山体整体呈现为西北—东南走向,山体高大陡峭,岭谷相间,地貌反差明显;该段山脉自西向东,海拔逐渐降低。西昆仑主山脊线的海拔达6000米,平均海拔5500~6000米,该区域有7000米以上的山峰3座,其中最高峰公格尔山海拔7649米,慕士塔格山7509米;另有6000米以上的山峰7座。在昆仑山西段,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山体多被切割破碎,整体呈现出山高谷深的经典阿尔卑斯型山地地貌景观,为青壮年地貌发展阶段;在西段的北坡,地貌呈现为岩石裸露、几乎无植物分布,在海拔2200~3000米之上的山地,冰川堆积和侵蚀地貌明显可见。

在新藏公路与车尔臣河之间的昆仑山中段,山脉整体走向呈向南略微凸出的弧形,平均海拔为5000~5500米,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8座,包括乌孜塔格山(海拔6254米)、慕士山(海拔6638米)、琼木孜塔格山(海拔6962米)等。昆仑山中段山脉在海拔4500以下为高寒荒漠地带,在海拔4500~5000米之间,由下至上逐渐由植被稀疏地带变为寒冻风化带,更高处则为冰雪带。

车尔臣河以东为昆仑山东段,山脉走向呈东西方向,并在东段略呈扇形展开;主山脊线海拔大多为5000米,平均海拔4500~5000米,该段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座,5000米以上的有8座,昆仑山脉的另一高峰木孜塔格峰(海拔6973米)就处于此段。昆仑山脉的东段地势起伏渐缓,山峰顶部浑圆,低山与高地势盆地相间,整体呈现出明显的高原地貌特征,是老年地貌发育阶段。东段的河谷也多为宽谷形态,河床阶地的组成以冰碛与冰水的沉积物为主。

昆仑山地区由于整体气候寒冷,雪线在海拔5600~5900米,雪线之上冰川冰缘地貌普遍存在,冰川面积超过3000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冰川区之一;冰川的存在也导致昆仑山脉存在较多的冰斗、角峰、刃脊、U型谷等冰蚀地貌。在山脉的西段至中段存在第四纪冰川遗迹,并且面积广、保存较好,冰物地貌也保存了下来;在公格尔峰与慕士塔格峰地区,还有特殊的冰帽冰川、峡谷冰川、土尔克斯坦型冰川地貌存在。昆仑山东段的冰川遗迹则多被破坏,仅少数山峰存在较为典型的冰蚀地貌,如位于昆仑山口西侧的玉虚峰,海拔5980米,山峰终年积雪,冰川覆盖面积达80平方千米,南北坡共有30余条冰川,最长的冰舌位于南坡,长约1.3千米,宽约500米,在其附近的野牛沟内可见较为明显的冰斗、角峰、刃脊等地貌。整体来看,昆仑山东段冰川侵蚀形态并不典型,与昆仑西段形成鲜明的对比。

水文

河流

昆仑山脉地区存在有内流水系,由发源于喀喇昆仑山脉和藏北地区的大河及其周边一些小河组成,其中有部分河流灌溉了昆仑山北缘的绿洲;主要河流冲击形成了曲折蜿蜒的河谷,穿越整个昆仑山脉而去。

位于昆仑山西段、发源于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山系的河流,主要向东流淌,并沿山地北坡横切流入了塔里木盆地,构成塔里木河内陆水系。该水系的主要河流为塔里木盆地西缘的叶尔羌河,该河流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平均年径流量64.5亿立方米,其最终流向是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塔里木河。

位于昆仑山中段、和田河上游的喀拉喀什河、玉龙喀什河,这两条河流流量大,有利于灌溉;喀什葛尔河,多年平均径流量达42.92亿立方米;塔什库尔干河,平均径流量11.5亿立方米;和田河,平均径流量44亿立方米;还有克里雅河、尼雅河、克拉米兰河等。除了喀拉喀什河、玉龙喀什河外,其他河流出山后很快没入塔克拉玛干沙漠中。

昆仑山东段的主要河流有流入塔里木盆地的车尔臣河,该河流由冰雪融水补给,属于塔里木内流水系。此外还有流入柴达木盆地的有那仁郭勒河、乌图美仁河以及柴达木河,这些河流由降水和湖水补给,属于柴达木内流水系。

湖泊

昆仑山因其地理位置及地势原因,存在大面积的冰川,这些冰川与积雪对昆仑山脉水系的形成与变化有重要的影响。2023年2月“昆仑山北坡水资源开发潜力及利用途径科学考察”项目科考队的最新科考成果显示,因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昆仑山北坡的湖泊数量与面积在持续增加,湖泊的总面积达到了3200平方千米,大于1平方千米的湖泊从1990年的34个增加到了2020年的113个。

昆仑山东段主要以山地内部水系为主,多数河流最终流向湖泊,阿其克库勒湖、阿牙克库木湖等就是位于库木库里盆地的主要山区湖泊。同样因全球气候变化,从1990年至2020年,阿牙克库木湖的水体面积增加了68.53%,阿其克库勒湖的水体面积增加了58.2%。截至2023年2月,阿牙克库木湖的水体面积达1127平方千米,成为新疆水域面积最大的湖泊。

饮用水资源

在青海省昆仑山腹地中玉珠峰处存在着全球为数不多的饮用水水资源,该类水资源集中于北纬36°~46°区间内的高海拔地区,因远离人类污染且处于独特的自然环境与地质条件下,形成了对人体有益的天然饮用矿泉水。玉珠峰地区地下水来自于峰顶降水与冰川融水,经过山坡处孔隙含水层垂直渗透形成泉水或地表径流。在此过程中,一方面水源补给来自于无空气污染的高原,另一方面在水源下渗过程中,经过围岩或空隙形成的天然“筛子”,发生溶滤作用,并将围岩中对人体有益的钙、钠、镁等优质微量元素带入地下水,因此,玉珠峰取水点的水质清澈透明可口,并且可以直接饮用。

土壤

昆仑山完整的土带分布从高海拔至低海拔分别为:处于高山寒冷地衣区域的原始土带,处于高山寒冷垫状植被分布区域的高山荒漠土带,处于高山寒冷草甸区域的高山草甸土带,位于亚高山寒温带草原地区的草原土带,以及位于山地温带荒漠草原区域的棕钙土带。其中,高山草甸土带仅分布在新疆、青海、西藏的交界处,东昆仑山与阿尔金山之间的库木库勒盆地。

生物多样性

植物

昆仑山的植被类型主要有五大类:针叶林、高山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以及冰缘带植被。其中,针叶林分布面积少,主要在东、西昆仑海拔3600米以下区域零星分布;高山灌丛和高寒草甸主要在东昆仑相间分布,并且以高寒草甸为主;高寒草原面积占比最大,主要分布在西、中昆仑的南北坡,包含有紫花针茅、扇穗茅、青藏薹草等植物,其常见的伴生植物有垫状棱子芹、紫羊茅(原亚种)、沙生风毛菊等;冰缘带植被主要分布在昆仑山海拔5000米至5500米之间,这也是昆仑山植被分布的上限。

昆仑山属于北温带物种较为贫乏的山地,全区域共有种子植物75科397属1911种。其中包含中国特有属5个,中国特有物种570种。昆仑山的植被物种中包含不少珍稀濒危物种,分布在西昆仑山的主要有中国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花杓兰,中国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昆仑方枝柏、西藏亚菊、凹舌兰、中麻黄、小斑叶兰、宽叶红门兰、长麟红景天等,另外还有处于极危等级的喀什红景天。在东昆仑地区的昆仑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也发现了4种中国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

动物

昆仑山的动物主要以青藏高原物种为主,其物种分布最具代表性的区域是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位于新疆、青海、西藏的交界处,东昆仑山与阿尔金山之间的库木库勒盆地。该保护区内有爬行类脊椎动物1种,鸟类有39种,兽类25种,包括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牦牛、藏野驴、藏羚羊、雪豹、北山羊、黑颈鹤、胡兀以及玉带海雕和金雕;另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棕熊、石貂、欧亚猁、豺、盘羊、兔狲等二十多种。

重要支系

*资料来源

人类活动

由于昆仑山属于高寒干旱的自然环境,不仅植被、动物生存艰难,很多地区人类也无法生存,因此在50多万平方千米的昆仑山中,无人区面积占比一直很大。但在昆仑山东段、青海省格尔木市的昆仑山口附近,早在1万年之前就有人类活动的迹象,在该地区发现的三岔口细石器遗址、野牛沟石器遗址以及纳赤台细石器遗址可以证明古人类在此处活跃。在昆仑山西段也存在有不少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包括塔什库尔干县城东南处的吉勒尕旧石器时代遗址、于田县南部的巴什康苏拉克中石器时代遗址、皮山县克里阳村东南处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等。

到了中国汉代,西昆仑北麓就已经成为了丝绸之路的重要商道,也因此在民丰、于田、和田、叶城以及莎车等地一路留下了众多古城堡、古驿站、石窟、墓葬等文化遗址,如和田县西部的汉代—宋代约特干古于阗国遗址、民丰县北部的古精绝国遗址、叶城县棋盘乡的千佛洞等等。

在中国汉代至隋朝,西昆仑成为了西域诸国与青藏高原羌族部落的分界处。西昆仑北麓的和田地区出现的第一批居民是塞人,[56]该地区及其东部于地区在中国汉代有记录起,属于于阗国土,后在西域多年战乱中,于阗国先后归附于中原朝廷、西突厥、吐蕃王朝,直至11世纪被黑汉王朝所灭,西昆仑北麓地区又依次被东喀喇汗国(宋朝)、察合台汗国(宋朝)、东察合台汗国(元明时期)、耶尔羌汗国(明清时期)以及准噶尔汗国(明清时期)所占领。18世纪中叶,中国清朝政府出兵准噶尔汗国,统一了天山南北,将该地区归入清朝版图,命名为新疆,西昆仑北麓自此也归入新疆辖域。

东昆仑自汉代至晋朝初期,是青藏高原羌族部落的居住地,晋朝后期,辽西鲜卑族的一支居民南迁,在东昆仑地区立国吐谷浑;至公元670年,吐谷浑被立国于青藏高原的吐蕃所吞并,之后吐蕃与唐朝政权在西域进行了多次战争,并一度占领了于阗,使整个昆仑山地区归于吐蕃王朝。1354年帕木竹巴政权建立,取代了吐蕃王朝统治现西藏及东昆仑地区,直至1618年该政权被藏巴汗推翻,青藏高原和东昆仑地区被多政权割裂争夺,最终在清朝被统一。

新中国成立之后,道路交通等基础建设逐渐向青藏高原发展,1950年青藏公路开始修建,历时4年后通车,起止从青海省西宁市到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公路;之后在2006年,青藏铁路也建成通车,在青藏铁路修建的同时,青藏铁路高架桥三岔河大桥、昆仑山铁路隧道一并完成修建。

以下为昆仑山地区的部分重要人类活动痕迹:

三岔口细石器遗址

三岔口细石器遗址位于中国青海省格尔木市三岔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上,遗址北靠昆仑山脉,南面三岔河。在该遗址发掘出了170余件打制石器,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和细石叶等,遗址的时代在距今1万年之前。

野牛沟石器遗址

野牛沟位于中国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西北处昆仑山的一个峡谷地带,属于昆仑山的入口处。2009年考古学家在该地区(海拔3800米)发现了早期人类活动的细石器地点,在该地点发现了7500年前的火塘遗存、部分石器,说明该时期昆仑山口已有人类活动。

纳赤台细石器遗址

2002年,青海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青海省格尔木市的昆仑山入口附近发现了纳赤台细石器遗址,出土了100余件细石器,包括细石叶、细石片、刮削器等。根据该地区的史前气候演变、地质地貌成因、石器制作手法,该遗址存在时间被判断为4000~7000年前。

昆仑山铁路隧道

昆仑山隧道位于高原海拔4767米处,长度为686米,为世界最长的“冻土区隧道”。隧道所在位置地质结构复杂,并且横穿多条断裂带,自然条件恶劣。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通车,由青海省西宁市通往西藏省拉萨市,全长1956千米,其中有960千米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中途穿越了昆仑山和唐古拉山。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最长、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被称“天路”。

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

环境问题

昆仑山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降水量少,属于高寒干旱的自然环境,这导致了该地区土壤条件差,多数地段植被稀疏且单一,因此整体的生态环境脆弱,容易被破坏,并且一旦受到破坏导致生态失衡,就会急剧恶化,难以修复。在多年来对昆仑山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昆仑山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不仅与恶劣的气候有关,更多是受到人类的过度放牧、引水灌溉、过度开采等活动的影响,导致生态失衡、植被退化等问题。

此外,全球气候变化对冰川的影响也是昆仑山地区所面临的一大生态环境问题。昆仑山为中国最大的冰川区之一,冰川融水是发源于高山的诸多河流的重要补给来源。随着全球气候变暖,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冰川区开始消融退缩,短期来看,冰川消融会给局部地区带来洪涝遭害,同时也会增大该地区河流的径流量;但是长期来看,冰川的消融会导致冰川水资源的大幅损失,影响到冰川融水径流的存续性。

以下为昆仑山地区的部分生态环境问题例举:

昆仑山北坡河流下游植被退化

昆仑山北坡处于欧亚大陆的腹部,因其周围高山阻挡,水汽较少,其北缘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干旱的地区之一,该地区的河流主要来源于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水资源的缺乏使当地经济发展受限,因此当地居民修建了引水工程,大规模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加大灌溉面积。虽然这加快了当地农业的发展,但灌溉用水的增加,使下泄沙漠的水量减少,因而导致沙漠边缘的天然林和草地大面积退化,沙漠的侵蚀加剧。

昆仑山脉—库木库勒盆地西麓生态问题

昆仑山脉库木库勒盆地西麓由于受到受到极端降水影响比较严重,极端降水天数多,草地植被稀疏且年际增长乏力,自然环境非常脆弱;另一方面,该地区土壤的风蚀强度大,这使得土壤的保持量持续降低,严重影响到了该地区的两大生态功能——区塔里木河荒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和阿尔金草原荒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

昆仑山口雪水河污染事件

2014年9月,青海省昆仑山垭口附近发生了输油管道破裂事件,管道漏出的油流入昆仑山口附近的一条雪水河,导致河面被油污覆盖,河中生物大面积死亡,之后油污沿河流入了当地的楚玛尔河。对此,当地政府在采取紧急预案积极治理之余,也加大了对其他地区输油管道安全性的排查,以预防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青海省昆仑山冰雪融化引发洪灾

2022年8月,受到持续高温天气的影响,中国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附近的昆仑山冰雪消融,导致了洪涝和泥石流灾害,该市的乌图美仁乡受到了灾害冲击。

环境保护

2005年1月26日,中国国务院第79次常务会议批准实施《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正式启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工程建设。2006年4月4日,《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管理暂行办法》等八个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方面的管理办法和细则正式实施。2009年3月14日,《三江源区水资源综合规划》和《青海湖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通过国家水利部水规总院审定,三江源区结束了无水资源规划的历史。2016年6月7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筹)正式挂牌,一并成立了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三个园区管委会(管理处),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区域总面积12.31万平方千米,涉及治多、曲麻莱、玛多、杂多四县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辖区域,共12个乡镇、53个行政村,区域内有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等山脉。6月27日,第一批生态管护员开始上岗履行生态巡护责任。

2021年7月,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发起的“昆仑山·守护水之源”环保公益项目在昆仑山下格尔木市正式启动,此项目旨在保护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守护好“中华水塔”,项目的启动可以助力三江源生态管护员群体在更加科学和完善的资源配置下开展水源地保护。

风景名胜

昆仑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

昆仑山脉在其东段青海省境内,设有昆仑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该公园又称为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西南部。早在2001年1月,格尔木昆仑旅游区就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2005年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其为国家地质公园,公园于2008年正式开园,对外开放,其覆盖面积达面积7033.17平方千米。2014年9月,昆仑山地质公园正式通过了世界地质公园的评审,成为中国第30个世界地质公园,并更名为中国青海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

该地质公园中有四处一级地质遗迹保护区,包括玉珠峰、西王母瑶池、惊仙谷以及玉虚峰;三处地质遗迹二级保护区,分别是西大滩、西王母瑶池和雪水河;另有三处三级地质遗迹保护区,分别是野牛沟、野牛沟沙海和纳赤台。此外,景区还有独特的动植物自然景观和昆仑相关人文景观。

*资料来源

昆仑文化碑林

位于昆仑山口的昆仑文化碑林,由30余块伫立在该地的石碑组成,碑上刻有关于昆仑的神话、传说以及一些历史人物吟诵的诗词,多表达了对昆仑的敬仰和赞美。

相关文化

神话体系

昆仑山作为昆仑神话和昆仑文化的标志性地理圣山,中国许多上古神话传说都与其有关,所以很多人认为昆仑山不仅是江河之源,而且是昆仑神话之源。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禹贡》等地理著作中,对昆仑的记述大都带有神秘色彩,比如在《山海经》中就有神话人物“西王母”的记载,之后的先秦古籍《淮南子》《穆天子传》中又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的以昆仑为地域载体的神话传说,其中包括:盘古开天辟地、共工怒撞不周山、女娲造人补天以及后续的黄帝、后羿等故事,形成了整套具有东方色彩的神话体系。

道教文化

昆仑神话作为中国古代两大神话系统之一,其核心之一就是神仙与不死药,而中国道教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融合中国传统的信仰与文化,包括昆仑神话中的巫鬼信仰、神仙方术等,由此作为道教神仙思想的重要来源,并将其发展为道教神学的世界构造。对昆仑神话中“地中”观念的融合,逐渐使昆仑山成为了道教世界结构的中心,明末道教混元派(又称“昆仑派”)就曾将道场设于昆仑山。

非遗文化

马球

马球是新疆昆仑山塔吉克族的传统的体育项目,于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马球于1932年至1938年期间在该地区兴起,直至1964年和1974年,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建县10周年和20周年的庆典上,该比赛作为一项表演项目出现在正式场合,之后在2014年以来的“肖贡巴哈尔节”上开始兴盛发展。

喀群赛乃姆

赛乃姆是一种集歌、舞、乐、诗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这种艺术形式流传于天山南北,并且因各地人文历史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独特发展,因此各地的赛乃姆会在前面加上不同的地名用以区分,喀群赛乃姆是一种山地维吾尔族传统歌舞表现形式,主要分布在喀什地区的莎车县。2008年喀群赛乃姆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参考资料

昆仑山(Kunlun Mountains-Hoh Xil ).新疆旅游研究院.2023-06-30

..2023-06-30

昆仑山脉.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6-30

“万山之祖”昆仑山.中国政府网.2023-06-30

昆仑山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23-06-30

..2023-06-30

昆仑山玉珠峰独特水资源报告.中国网科学.2023-06-30

人文景观.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2023-06-30

古人类活动遗迹.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2023-06-30

三岔口遗址.海西新闻网.2023-06-30

中华昆仑神话.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2023-06-30

宗教建筑.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2023-06-30

..2023-06-30

地质遗迹保护.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2023-06-30

景观建筑.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2023-06-30

昆仑山.青海省政府新闻网.2023-06-30

..2023-06-30

..2023-06-30

印支运动.OpenGMS.2023-06-30

..2023-06-30

..2023-06-30

..2023-06-30

..2023-06-30

..2023-06-30

昆仑山脉.西藏在线.2023-06-30

..2023-06-30

..2023-06-30

玉虚峰现代冰川.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2023-06-30

叶尔羌河.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6-30

塔里木河.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6-30

昆仑山北坡湖泊变多变大 30年“长”出3个赛里木湖.天山网.2023-06-30

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历史及科学价值.中国国家地理.2023-06-30

植物景观.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2023-06-30

..2023-06-30

昆仑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记录到12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海省统计局.2023-06-30

动物资源.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2023-06-30

玉珠峰现代冰川-昆仑美景-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test).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2023-06-30

昆仑山无人区,除了绝美一无所有-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网.腾讯网.2023-06-30

..2023-06-30

..2023-06-30

..2023-06-30

..2023-06-30

..2023-06-30

..2023-06-30

..2023-06-30

..2023-06-30

昆仑山口附近雪水河受油污污染,河中生物大量死亡.澎湃新闻.2023-06-30

高温致昆仑山冰雪融化引发洪灾.中国新闻网.2023-06-30

三江源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2023-06-30

..2023-06-30

公园概况.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2023-06-30

公园发展史.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2023-06-30

一万字读懂昆仑文化(上).海东日报.2023-06-30

非遗:马球 昆仑山的传承.快资讯.2023-06-30

走进昆仑山脚下的非遗“喀群赛乃姆”.中新网新疆.2023-06-30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