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也称课本、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用书。“教科书”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新学制的出现,适应新学制新学堂的教科书才大量涌现,并被广泛使用。
教科书包括课文、习题、注释、插图、附录、实验等内容,其中,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内容。按教学对象的不同,教科书分为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包括中等专业学校)、小学三大类;按教学内容的不同,又分为若干科目,比如中学的有:语文、数学、物理等。教科书具有紧跟时代的步伐,满足了时代对人才质量的需求;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培养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等特点。
教科书编写者应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向教育部申报,经资格核准通过后方可编写。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来源。教科书的选择要根据课程目标、课程特点、学生的兴趣和身心发展水平、学校的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选择。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恰当的呈现方式对提高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科书未来会向知识的本体化、形态的协同化及发展的多样化等方向发展。
“教科书”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1877年来华基督教传教士成立“学校教科书委员会(School and Textbook Series Committee),负责编撰历史、地理、伦理、算学、宗教等教科书,供教会学校及各地传教区私塾使用。1897年上海南洋公学编辑的《蒙学课本》3册是近代中国最早正式出版的具有教科书体例维形的自编教科书,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新学制的出现,适应新学制新学堂的教科书才大量涌现,并被广泛使用。
在西方,与“教科书”相关的三个英文单词分别是“text book”“school-book”和“textbook”。“text book”产生最早,是指用拉丁语或希腊语编写的教学文本。约翰·夸美纽斯提出了构建“泛智学校”的理想,率先开展了编写教科书的尝试,1658年,他出版了广为流传的儿童读物《世界图解》,是用简短的叙述故事和图片编写的拉丁文教科书。“school-book”是指与学制、学期这种教育序列没有密切关系的教学用书,最早出现在18世纪50年代,在18世纪70年代以后广泛使用;“textbook”是指专门为了教学而编写、设计和出版的书籍,直到19世纪30年代,各国政府和新兴资产阶级构建由新学科组成的学校课程体制,这种基于新学制新学科出版的教学用书便成为人们公认的“教科书”。
中国古代社会有著名的蒙养教材一《楷体金文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西方古代社会也将《圣经》古兰经》等宗教经文作为主要的教学用材(教科书)。教科书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它既对学生产生直接作用,向学生传递知识、熏陶情感、培育价值观,又是教师开展教学的“蓝本”和重要支撑。教科书是动态和静态的结合体,动态是指它是一种创造和再创造的活动,静态是指它以图片、文字、视频等形成呈现。因此,科学地定义教科书,对于教学内容的精准定位,以及教学内容作用的充分发挥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科书包括课文、习题、注释、插图、附录、实验等内容,其中,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内容。教科书通常按照学年或学期进行分册,并按照学科逻辑划分成若干章节或单元。
就横断面看,也可说是就实质上看,教科书可分为三大种:
(一)教科书有应注重技能的修养的,例如国语、算术和工作等;
(二))教科书有应注重知识的灌输的,例如党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
(三) 教科书有应注重身心的陶冶的,例如体育、游戏、音乐、美术等。
按教学对象的不同,它分为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包括中等专业学校)、小学三大类,并具体到其中的各个年级、学期;按教学内容的不同,又分为若干科目,比如中学的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
(一)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集中体现和系统落实
课程标准是教科书编写的指南与评价依据,教科书的编订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重要载体,教师和学生通过对教科书的学习,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内容,实现对学科的理解和运用。
(二)教科书反映了学科逻辑和学科特征,体现了学科知识及知识间的基本结构
任何学科的发展都有自己独特的逻辑联系与规律,教科书的编订要遵循学科知识发展的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合理地布局教科书的内容,从而能够更好地为学生讲清楚、讲深刻各个学科的内容,指导学生开展学习实践。
(三)教科书紧跟时代的步伐,满足了时代对人才质量的需求
教科书中的内容是学科知识的集中体现,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进一步深化,使各学科知识在技术的支持和检验下不断更新、不断优化,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满足时代对人才提出的高标准、高要求。
(四)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培养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教科书是人类对科学知识的高度凝练,它不仅包含基础知识理论、实践技能,还蕴含学科精神。学生通过对教科书的学习,可以系统地掌握知识与技能,获得能力的提升,同时,感悟学科的科学精神与时代内涵,既能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又能启迪学生进行精神内化。
(五)教科书是教师开展教学设计的主要蓝本
教科书是教师开展教学设计的主要蓝本,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核心资源,教学辅助手段和资源,如学具、练习册等都是围绕教科书进行开发和补充的。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纲要 (试行)》中进一步要求完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实现教材的高质量与多样化。鼓励有关机构、出版部门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中小学教科书。
建立教科书编写的核准制度,教科书编写者应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向教育部申报,经资格核准通过后方可编写;完善教科书审查制度,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书及跨省使用的地方课程的教科书须经全国中小学教科书审查委员会审查,地方教科书须经省级教科书审查委员会审查;教科书审查实行编审分离;改革中小学教科书指定出版的方式和单一渠道发行的体制,严格遵循中小学教科书版式的国家标准。教科书的出版和发行实行公开竞标,国家免费提供的经济适用型教科书实行政府采购,保证教科书质量,降低价格;加强对教科书使用的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向学校和社会公布经审查通过的中小学教科书目录,并逐步建立教科书评价制度和在教育行政部门及专家指导下的教科书选用制度。改革用行政手段指定使用教科书的做法,严禁以不正当竞争手段推销教科书。
教科书作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作用,集中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依据
教科书是教学计划的主要表现形式,体现了教学目标的核心思想和具体要求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评定学业水平都要依据数科串,因此,教科书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主要依据。
(二)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来源
教科书以精练的语言、合理的逻辑、概要的形式集中反映了人类学科的内涵与外延、历史与发展等内容,是人类认识的高度集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学生通过学习、阅读和理解,掌握教师所教授的学科内容和专业技能。
(三)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实施载体
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教学理念落实的主要载体。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科书实现了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教学要求、课程评价的有机统一,便于课堂教学,便于巩固学习,便于检验学习效果。
任何知识的选择都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教科书作为知识的重要载体,其选择的过程就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要根据课程目标、课程特点、学生的兴趣和身心发展水平、学校的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选择。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行动指南,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指明了方向。因此,教科书的选择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使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保持一致,服务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课程特点
课程主要包括基础性和时代性两个特点。其中,基础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够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学科基础内容、经典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二是能够引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知识的兴趣,树立积极探索、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三是蕴含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帮助学生习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时代性是指教科书的内容要坚持与时俱进,吸收当今社会的先进理论和科技,关注学科发展趋势,符合学生成长需求,将知识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只有坚持基础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教科书,才能培养出符合当今社会和未来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三)学生的兴趣和身心发展水平
使用教科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因此,教科书的选择比例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身心发展水平,要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能够促进学生长久进步的数科事作为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
1.学生的兴趣是教科书选择的出发点
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不断成长,教科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它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使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进而提升学习自主性和专注力,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不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选取的数科事,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压迫情绪,学习的内容不能被学生吸收和内化,不利于有效学习活动的实现,教学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因此,颗科事的选择要坚持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发挥学生的潜能为最终目的,使教科书的作用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发挥。
2.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是教科书选择的重要依据
知识的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通过搭建知识的模型,实现知识的传授。首先,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各不相同,记忆、思维、想象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个体心理发展呈现阶段性和连续性特点,这一特点和规律制约着数科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教科书的选择要考虑个体成长发展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科书能够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相反,滞后或者超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敷科事则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影响和负担。其次,教科书的选择还要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教科书的内容应考虑个体身心发展需要,选择符合学生知识建构水平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能够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保证学生呈现健康良好的学习状态。
(四)学校的发展水平
不同阶段的学校承担不同的教学任务,不同类型的学校各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分阶段、多元化的学校教育实现了个体的全面成长与个性化发展。然而,要想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有效性,在教学活动中,就要立足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办学特色,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学科教科书,一方面,秉承学校的教育理念,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筛选,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知识与技能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对教科书的解读使学生更加认同学校教育;另一方面,选择与学校发展水平相一致的教学内容,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合理的教学资源保障,能够引导学生获得长足的发展。
(五)社会发展需要
个体的发展总是与社会发展相互交融,学生在校期间习得的知识和能力能否适应社会生产和生活,是学校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客观依据。因此,在选择教科书时,就必须考虑社会当下与未来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为未来的独立成长做好准备。一方面,教科书的选择要符合现实社会的需要。教育的发展要立足当下,培养适应现实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教科书的内容应当包含学科发展的脉络与时代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学科发展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进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科书的选择要考虑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有所作为,就应当选择适度超越现实社会的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具有前瞻性,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让学生对未来社会抱有积极的期待,进而促进学生为了更快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而不断努力学习。
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恰当的呈现方式对提高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教科书的内容要贴近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因而,教科书的内容应尽量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社会、来源于自然,将教学与社会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用生活中真实的案例、客观存在的现象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积极关注,引发学生对问题更深层次的思考,进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教科书的内容呈现的方式应当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
根据利维·维谷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得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难度适中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发展到下一个阶段。根据儿童心理学理论得出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教学要遵循个体发展的规律,采用恰当的方式和内容开展教育教学。因此,教学书的内容呈现的方式应该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可塑性,教科书的内容要以学生知识原点为出发点,提供给学生需要思考、分析、辨析的材料,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质疑或者批判,通过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搭建知识的“脚手架”,帮助学生找寻知识间的联系,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最终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
(三)教科书的内容要选择好的语言
俗话说:“妙笔生花。好的语言是有意义的语言,是对内容的高度凝练,是对文字的灵活运用,它能够启发人的心智,触动人的情感,引发人的思考。因此,教科书的内容编订应该是简洁、精炼、有艺术感的。学生在阅读内容丰富、层次分明、文采斐然的教学内容时,一方面可以学习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学习到对学科专业的精准表述,在提升学习能力的同时,更使学生得到了情感的升华和思维的训练。
教科书是教学活动的“蓝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科书作为教学的核心资源进行研究,围绕教科书开展教学设计、选择教学方法、选取教学手段。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科书进行不断开发,创造性地使用教学书来完成自己的教学活动。教科书的开发是指围绕教科书发掘出的辅导书、补充读物、工具书等教学辅助用具,以及使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活化数科事内容,通过计算机程序、影像、网络等方式变革教科书的使用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学习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场新的学习革命悄然酝酿,教育领域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科书突破了以往单一的纸质出版形态,开始走上数字教科书的开发道路,这一重大变革已经成为信息技术作用于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
数字教科书的开发是指以教科串的本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融入数字信息技术而发展出来的数字化教科书,它是依据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对教科书进行的深刻变革。数字教科书的开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科串的终端号,是指突破传统的实体形态,使科书不再是纸质文本,而是通过使用数字终端呈现出来的虚拟形态,主要是电子书,可以在计算机、平板、电子书包等各移动终端使用,可实现无纸化教学。第二,教科书的多媒体化,是指活化教科书的内容,采用声音、图像、色彩、视频等手段将数科书的内容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师生,真正实现教学内容“跃然纸上”。第三,教科书的智能化,是指深度发掘个人需求,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精准识别个人需求,进而使教科书呈现个性化特征。就像是你的朋友或师长,熟悉你的言语特点、表情、肢体动作,并通过对这此信息的分析为你提供符合个体特点的学习内容,实现个体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一)教科书知识的本体化
教科书是对科学知识的继承和发展。 知识的科学性是教科书知识的一大特性,它决定了教科书知识是客观的、真实的、系统的。 即使教科书在它的发展进程中会受到、也需要受到质疑的声音,但从根本而言不会影响其地位, 因为那些最为精粹的、经 典的、重要的知识,在循环往复的传承过程中,其影响力经久不衰。 因此在未来教科书中,仍然需要强调知识的本体性,即知识内部体系的一种矛盾和张 力,介于知识科学客观性和社会历史性之间。 如果教科书一味地强调知识所谓的客观性和真理性,而忽略其在社会历史中的情境性,知识就会与学生生活情境相脱离,变成冰冷的语言和符号;反之,教科书一味地强调知识的社会历史性,知识就会变得简单、日常、随意,失去其科学性和教学价值。 所以,教科书应该传播的是具有独特教学价值的、本体性的知识。 教科书作为传播主流文化和知识的媒介,更 应将真正的本体性知识反映出来,摒弃那些功利化的知识,最终回归教育本质。
(二)教科书形态的协同化
数字教科书以其更新速度快、易于信息的传播、容量大、便捷、低碳环保等优势在逐渐压倒传统 纸质教科书。 但是由于它的无限可能性带来的不可控制性,也给国家的监督与管理带来了挑战。 相信在发达的网络空间, 随着国家科技的飞速发展,解决数字教科书监管、出版等问题将指日可待。 即便如此,数字教科书也终将不可能撼动传统教科书的地位。 一方面,数字教科书的发展可能会继续拉大不同地区教育资源的差距。 另一方面,数字教科书是基于传统教科书发展的,没有了母体,子体也难以生存。 因此要处理好纸质本与数字本的关系,若只通过纸质教科书来学习, 会了解不到最新的知识,只靠数字教科书来学习,又会丢掉学习主体。 所以要将二者结合,以纸质教科书为主轴,以数字教科书为补充,实现1+1\u003e2的协同育人功能。
(三)教科书发展的多样化
教科书的多样化发展, 一方面体现在内容上, 既可以体现国家主流文化价值观念, 引领时代方向,也可以吸纳多种文化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适 应不同文化主体的需要。 多样化不等于忽视主流价值的传递,恰好相反,教科书的多样化可以使得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形成良性竞争,从而在竞争中提高教科书的质量。 比如那些高品质的校本教科书、 乡土教科书,深受学生喜爱,其教学质量不比一般的教科书差。 另一方面体现在形式上,统一的教科书,视角单一,方法单调,只能用一种形式去体现国家意志,只是呈现了少部分编者对知识水平的解读。 教科书的多样化发展,则可以用其他形式来表达教科书的意识形态,更有利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递。 有学者说,教科书多样化可以有效地传播国家意志和主流价值观,更好地满足与适应中国不平衡的社会现状,是产生优质教科书的重要途径。 因 此,教科书发展的多样化顺应了中国当代发展潮流,值得进一步提倡与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