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眶蟾蜍 :无尾目蟾蜍科动物

黑眶头棱赖蛤蟆学名: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是蟾蜍科下的一种两栖纲,广泛分布于南亚、中南半岛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它们属于无尾目,体表有许多疙瘩,皮肤粗糙,内有毒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位于头侧鼓膜上方的耳后腺。这些腺体分泌的白色毒液,是制作蟾酥的原料。黑眶头棱蟾蜍以昆虫为食,白天多隐蔽在土洞或墙缝中,晚上则活动到河滩和水塘边。每到繁殖季节,它们会成群出没于溪涧或具水源的地方,雄性发出鸣亮的求偶叫声,并互相拥抱。该物种属于亚洲常见蟾蜍,也被称为亚洲黑棘蟾蜍、亚洲蟾蜍、黑眶蟾蜍等。繁殖季节通常在季风期间,其蝌蚪为黑色。在季风雨季结束后,人们常能看到大量的幼蟾蜍。

形态特征

黑眶蟾蜍最大的外观特征就是自吻部开始有黑色骨质脊棱,一直沿眼鼻腺延伸至上眼睑并直达鼓膜上方,形成一个黑色的眼眶,故命名。体型中等至大型,显现明显的两性异形,雄性平均体长50至60mm、雌性则可达90mm或以上。有多样不同的体色,背部多为黄棕色或灰黑色等,上面布满黑褐色的杂色花斑,腹部则为乳、黄色,皮肤粗糙。吻端钝圆,头略宽,上下颔附近均有黑色线,单咽下内藏声囊。眼后有香肠状的耳后腺,鼓膜显著,除头部外全身均布满大小不一的疣粒或小瘤,疣粒及小瘤均有黑色角质刺。在受惊吓时除耳后腺会分泌出白色毒液外,全身疣粒亦会分泌出毒液以自卫。前肢较细长,后肢则较粗短,均呈圆形,仅有半蹼,指尖亦呈黑色。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中国境内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南省福建省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其他分布在南亚、中南半岛及东南亚。

生活习性

夜行性,日间主要躲藏在土洞及墙缝中休息,至晚间才外出寻找昆虫为食,偶尔也吃蚯蚓等。少跳跃,多以爬行形式活动。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除了红脖颈槽蛇COBRA因不受其毒液影响外,其它蛇类一般不选择捕食黑眶蟾蜍。

栖息环境

黑眶蟾蜍的适应性强,能在不同环境下生存。主要栖身于阔叶林 、河边草丛及农林等地,亦会出没在人类活动的地区,如庭院及沟渠等 。

生育繁殖

黑眶蟾蜍繁殖季节相当长,但多是以春夏两季为主。每到繁殖季节便成群聚集在较开阔的河边交配雄性发出高昂的声以吸引异性。常发生群交现象,一群雄性围抱着少数雌性,并进行体外受精。雌蟾多于流水或静水中产卵,每次可达数千颗,成串念珠状,黑色卵子则在透明胶质长串中。卵子在水中发育成黄棕色蝌蚪,蝌蚪亦有毒性,体色渐深并慢慢长出四肢及脊棱。

黑眶蟾蜍产卵季节随地区不同而异,在爪哇终年产卵,广州市于2-3月间产卵,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在4-5月产卵,在海南岛11-12月产卵于深水坑内。卵带内有卵两行、受精卵后三日孵出。

分类学

2006年所发表的两栖纲系统发生学研究将原本的蟾蜍属(Bufo)重新调整,其中的黑框蟾蜍归类于新设的一属Duttaphrynus,学名: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 ,但在IUCN红色名录上则仍沿用较普遍的旧名Bufo melanostictus。

管理条例

2020年9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下发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黑眶蟾蜍的分类管理范围为: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养殖活动,允许用于药用、展示、科研等非食用性目的的养殖。

核型研究

2n=22(18M+4SM),No.4,8为SM,No.11为主要NOR染色体,11qter有3种情形:①有副缢痕和小随体;②有浅染末端无随体;③无浅染末端和随体。除11qter上有Ag-NOR外,一雄赡的部分4pper上也显出Ag-NOR。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黑眶赡蛛的核型与广东省福建省两地的有差别,这种差别可能为不同地理种群所固有。No.11是主要NOR染色体,但No.11及Ag-NOR均存在多态现象。

保护措施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020年9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对黑眶蟾蜍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养殖活动,允许用于药用、展示、科研等非食用性目的的养殖。

全球分布与入侵问题

黑眶蟾蜍广泛分布于巴基斯坦北部、尼泊尔孟加拉国印度(包括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中国南部、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澳门、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爪哇、加里曼丹岛、安南巴斯和纳土纳群岛。它们已被记录在平均海拔达1800米(5900英尺)的地方,主要生活在受干扰的低地栖息地,从上游沙滩和河岸到人类主导的农业和城市地区。它们在密闭森林中并不常见。

黑眶蟾蜍在2011年抵达马达加斯加的托阿马西纳港,并在2014年被发现在该城市周围100平方公里(39平方英里)的区域内。自从在东海岸发现以来,人们对如果不从马达加斯加根除亚洲蟾蜍并制定更严格的检疫措施以防止再次入侵,它可能会对马达加斯加产生与澳大利亚甘蔗蟾蜍相媲美的影响感到严重担忧。因为与澳大利亚一样,自侏罗纪以来,马达加斯加的本地捕食者与蟾蜍科动物隔离,据认为它们缺乏对蟾蜍毒素的抵抗力,这种毒素在蟾蜍的原产地范围内被发现存在于蜥蜴和蛇类捕食者身上。一项研究分析了数十种可能以黑眶蟾蜍为食的马达加斯加物种的Na+/K+-ATPase基因序列(钠钾泵)。结果发现,除了77种物种中的一种外,其他物种都没有显示出对蟾蜍毒素的抵抗力,这强烈表明这些外来蟾蜍可能会对马达加斯加的本地动物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并加剧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黑眶蟾蜍于1958年被引入印度尼西亚巴厘岛,1974年被引入苏拉威西岛,然后又传播到安汶岛龙目岛、苏巴瓦岛、松巴岛苏门答腊岛和印尼新几内亚岛的沃格尔科普半岛的马诺夸里。该物种现在在巴布亚省远东的森塔尼地区很常见。本地蛇类和四脚蛇类捕食者对蟾蜍毒素的缺乏抵抗力意味着这些物种可能会因为亚洲常见蟾蜍通过人类交通的无意传播而遭受严重衰退,目前处于接近受威胁的新几内亚袋獾在其分布范围的低海拔部分也几乎肯定会受到进一步影响。

自2000年以来,黑眶蟾蜍至少已经在澳大利亚被发现四次。最近一次入侵发生在2015年的悉尼市区。黑眶蟾蜍已被描述为澳大利亚“十大不受欢迎”的物种之一,可能比甘蔗蟾蜍更具破坏性。它可能会因“与本地物种的竞争、传播外来寄生昆虫病原体的潜力以及其毒性”而引起严重的生态问题。与巨型海蟾蜍一样,黑眶蟾蜍从背部腺体分泌毒素以抵御捕食者。毫无疑问,这些毒素会严重影响本地捕食者,如蛇类、鳄蜥袋獾。最近的入侵速度表明黑眶蟾蜍在澳大利亚建立的可能性很高。因此,专家呼吁澳大利亚政府制定一个包括更严格的环境检疫和监测策略在内的“高优先级应急计划”。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19种野生动物允许非食用目的养殖,专家提醒谨防“洗白”漏洞 - 国内 - 新京报网.新京报网.2020-10-08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国政府网.2024-02-06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