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 :汉字字体的一种

楷书,也称正书、真书、正楷,是从隶书和章草演变而来的一种书体。楷书结体严谨、笔画工整、端方规矩,具有较强的书写规范,人们把它作为楷模、法式来推崇,所以称它为楷书。楷书与篆书、隶书一起又统称为“正书”。

楷书在汉代时开始出现萌芽,在魏晋时期逐步发展成熟、形成了标准的楷书,在唐朝时,楷书的楷书风格多种多样,建立了“唐楷”的法度,也是楷书发展最鼎盛时期,宋代以后,楷书渐渐冷落,总的看来是对前代楷书的继承,在近现代,由于书法教育的缺失、市场经济的干预等因素,楷书的发展也显得式微低迷。

楷书代表人物及相应作品有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颜正卿的《麻姑仙坛记》、柳公权的《玄秘塔碑》 、赵孟頫的《三门记》等。

名称起源

楷书,一是指有法度可作楷模的法书。唐张怀罐《书断·上》说: “楷书名称的根源,楷是法度,是有格式是外形。孔子也说,在当今时代的行为举止,可成为后世的楷模。由此,具有法度的书作均可称之“楷书”。二是作为汉字的重要字体之一,也叫“真书”、“正书”或“今表”,它产生于东汉末年,是汉隶结体与章草笔法结合的结果。至三国时期,书法家钟繇擅“章程书”就是这种字体。到魏晋,由王羲之等大家在书写实践中改变体势,创立新的法则,遂与隶书完全分流成为两种字体。明朝张绅《书法通释》阐释,过去没有真书的叫法,后来人称为正书。楷书原本也是隶书,但从钟繇以后,经二位王姓大家对书写体式的修改,社会大众才称呼为真书。

“楷书”作为字体的名称出现在羊欣《采古宋能书人名》中,书中记载,韦诞善于写楷书,汉魏宫馆玉器上的字、都是诞亲手写的。羊欣又说,飞白书本来是宫殿汉隶书体中不常见的,还全是楷书写法。徐邦达先生认为,这种字形笔法和《贺捷表》等字形相近。因此,羊欣说韦诞擅长的“楷书”绝非可以作为楷式的篆书和隶书,而是一种刚从隶书中脱胎出来的新字体,这种“新字体”称为“八分楷法”。“楷书”的确立还是经过很长的时间。徐邦达先生在《五体书新论》中认为,正书在后来完全摆脱了隶书的称呼。大概从北宋时期以来,又改称为楷书。启功先生认为“后来楷这一形容词当作书体的专名,是从晋代以后的事”。

历史沿革

楷书创始时期—汉代

在楷书产生之前,书法就已出现大篆、小篆、隶书三大类书体。而隶书的产生是汉字的一大革命,其意义不仅是在于汉字从此走向了符号化的领域,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汉字的书写方式和审美趋向。隶体的点画已有点、波、钩、撇、捺、横、竖、折等,且形成了“蚕头雁尾”的笔画特色,字形也由长变扁,为楷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书法的发展和繁荣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楷体在西汉就已出现萌芽,在汉代帛书与竹木简书的书迹中,可以隐约看出楷书的因素。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中出土的帛书《老子》甲本、《老子》乙本,二者书体同为古隶,但风格各异,有许多字的笔画已有楷书笔意。据推算,《老子》甲本的抄写时间在刘知远时期(前206年-前195年),其字形已趋方正,章法安排灵活,如“之”和“宗”等字上面的点画和今天楷书的上点十分相似,有些字的撇画一改隶书上细下粗并尾部上卷的形状,成了当今楷书撇画上粗下尖的样子。

《老子》乙本抄写的年代约在刘恒时期(前179年-前157年),比《老子》甲本更具有楷书的意趣,楷书的笔画也较为突出,捺画和今楷一模一样,如“共”“具”“不”“责”等字的右下点上尖下大,似有顿笔回锋的笔法,结体严密,章法均衡疏朗,布局灵活合理。汉代大量的竹木简书也显示了楷书笔画以及结体的形态,有些是很逼真的,有些字已纯系楷书。除此之外,还可以从汉代瓦当文和刻石中看到隶书向楷书的过渡。楷书的点画是夹杂在隶书之中的,这些书者大多为不称名的“书法家”,他们书写时不受当时隶书规矩的限制,自由性大,出现了一些隶书的变体笔画,这是对隶书的突破,久而久之,楷书的成份越来越多,为楷书的成型打下基础。他们本无意创造一种新书体,只是为了书写迅速方便,简化一些复杂难写的程序,谁知这无意的书写竟是一种伟大的创造,孕育着一种新书体—楷书的诞生。

楷书成熟时期—魏晋

楷书在汉代萌芽,至魏晋走向成熟,形成了标准楷书。汉代书法把注意力集中到隶书上,把隶书推向高峰,达到了几乎完美的地步。有人说,完美性的东西,由于它自身的完美,僵固了它的发展余地,不完美的东西,由于它自身的不完美,使它的发展余地更为广阔。

魏晋欲从书法上有所变化,只有另寻出路,因此书法家们把散见在汉隶中的楷书成分集中起来,用聪明智慧使之完善,创造了楷书的形体。楷书的成熟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魏代使小楷初具雏型,魏代钟繇做出了巨大贡献。钟繇(151-203年),字元常,颖川长社(河南长葛)人。他是将隶书转为楷书完成过渡的关键人物,书法曾师、曹喜、蔡琶、刘德升,博取众长,融汇贯通,擅各种书体,尤精隶书、楷书和行书。他富有书法的革新精神,把两汉以来民间流行的忡破隶书规矩、简省易写的成分集中起来,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从笔法上改革了隶书“蚕头雁尾”的书写方式,创造了一种新的笔画形态,头部圆润,尾部顿笔回锋,使千钧之力蕴于字中,从结字上改变扁平为大致的方形,促使楷书基本定型,形成了由隶入楷的第一代新面貌,堪称楷书之祖。钟繇楷书点画己备尽楷书法度,但从结体上还略有扁势,存隶书遗韵,需要再行完善。其碑帖有《宣示表》《力命表》《贺捷表》《荐季直表》等。

第二阶段是晋代使楷体完善定型。晋代王羲之做出了巨大贡献。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琅临沂(今临沂市)人,被后代尊为“书圣”。王羲之最早跟蒙师卫夫人学书,深得钟繇笔法,他学钟不是单纯摹仿,而是学习钟蒜的创造精神,他改革钟繇的笔法,把钟楷中尚存的隶意全部脱尽,使楷书完善定型。高丽仁宗清劲秀丽,疏旷开达,是楷而不呆板,成法又多变化,各尽字之真态。楷书帖有《黄庭经》《乐毅论》《道德经》《东方朔画赞》《孝女曹娥碑》等。后人对其楷书给以很高评价。魏晋时期推出了一个具有完美法度的新书体楷书,这在书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此后世世代代将此书奉为楷模。虽有的对楷书进行革新,只是风格上的变化,而楷书的基础没有变,为此我们把魏晋定为楷书的成熟时期。

楷书革新时期—隋唐

成熟的楷书是最端正又最富有规律性的书体,它给汉字规定了一个标准的书写程式。楷书在这个程式中欲获得新的生机,必须变革。历史进入隋唐时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楷书也迎来了革新时期。唐朝的书法家富于革新求变思想,给楷书带来了崭新面貌,楷书风格多种多样,终于建立了“唐楷”的法度。这个时期又可分为楷体革新的前奏、楷书革新的全面展开、楷书革新的高峰、楷书革新的尾声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楷书革新的前奏,时间为隋朝的几十年间。隋朝短暂,但书法不可忽视,书法艺术开始出现南北交融互相渗透的局面,南方温柔绮丽的风韵和北方豪放粗犷的风格交汇一起,遂形成隋代疏期峻整的楷书风格,为唐代的楷书变革做好了准备。隋代的书法家智永王羲之的第七世孙,为一名僧,定居山阴永欣寺,人称“永禅师”,自幼学书,有“退笔家”、“铁门槛”佳话流传。他深研楷势,厘定永字八法,其楷书代表作《真草千字文》内含骨力,结构方正,在工稳严谨中强化了自由活泼的成分,通篇显得遒劲而闲雅秀丽。隋碑《龙藏寺碑》历来推崇备至,结体谨严,笔势瘦劲沉着,熔秀雅古拙宽博幽深于一炉,体现了融合南北书法为一体的楷书风格,对唐初楷书有重要的意义,“其书方整有致,为唐初诸人先锋。”《苏慈墓志》楷书极为工整,结字严谨,方正劲挺,用笔犀利,神采飞动,欧字与此碑如出一辙,为初唐欧派书风的形成打下了基础。从隋碑的整个趋势看已开始注意对楷书的变化,有的是南北融合的书法风格,还有的各偏受南、北的一派影响,或婉丽,或刚劲,均力求展示一种新的书法风貌。隋代书法艺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孕育着一场楷书革新的运动,它吹响了楷书革新的前奏曲

第二阶段楷书革新的全面展开,时间为初唐。唐代对书法高度重视,尤重楷书,唐科举中,书法被列为试士科目之一,明确规定以“楷法遒美”为上。隋代已打下了楷书革新的基础,初唐已具备楷书革新的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为此初唐书家全面开展了楷体革新运动,他们接受王羲之小楷的神髓,借用六朝碑版的风貌,形成了自己的楷书面目。初唐楷书严肃凝重,韵味无穷,呈现了楷书革新的最初成就。初唐书家辈出,最有代表性的为“初唐四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翟,因书家之众,革新意识强,故称为楷书革新运动的全面展开阶段。欧阳询(557-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湖南长沙)人,习书极为勤奋,广集博采,八体尽能。其楷书于高简中寓浑穆,文静中显峻利,平正中出险绝,纳古法生新意,被誉为欧体。他针对隋碑楷书方正峻利的特点大胆革新,在点画中注入圆润秀丽的精神,终于开险劲而圆润的唐代早期楷书典范。《新唐书》载“询初效王羲之,后险劲过之。”“险劲”二字高度概括了欧阳询楷书的特色,其碑帖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皇甫君碑》《温彦博碑》等。虞世南(558-638年),字伯施,越州余姚(浙江省)人,从师智永,得王法真传,他对楷书也进行了革新创造,在王书的基础上,结合隋人的楷法,创造了外柔内刚、圆润遒逸的楷体风格,和欧体的险劲书风有根本区别。虞世南的楷书碑帖主要有《孔子庙堂碑》《破邪论序》。褚遂良(596-659年),字登善,杭州市(浙江杭州)人。书法直接从欧、虞书中汲取营养而又力求变化,锐出新意,用笔丰富多样,结构宽博宏大,生动多姿,逐渐摆脱六朝碑版的粗犷和欧虞险劲、浑厚的面目,形成了自己疏瘦劲炼、丰艳畅达的褚家书风,树立了唐代楷书的新规范。其楷书作品有《雁塔圣教序》《孟法师碑》《房玄龄碑》等。薛樱(649-713年),字嗣通,蒲州汾阴山西万荣县人,他学习了褚遂良的求变精神,在褚书的基础上再行变化,独以瘦劲为法,终成一家风格,其碑帖有《信行禅师碑》和《升仙太子碑碑阴题名》等。唐初的许多书法家参与了楷体的革新运动,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明显的特征是楷书的笔法和结构逐渐完善,过去楷体的粗犷朴野被逐渐淘汰,初步形成了结构谨严、外柔内刚、圆润遒美、典雅精工的楷书风格。

第三阶段楷书革新的高峰,时间在中唐,代表书家为颜真卿。初唐书家已全面对楷书革新进行探索,取得了初步成就,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未变出一个全新的面目,还嫌呆板幼稚。中唐颜真卿把楷书革新运动推向高峰,取得了圆满成功。颜真卿学习了前人书法的创造精神,选择取舍,为我所用。他在初唐楷书革新成就的基础上,努力进取,吸收民间书法朴拙自然的成分,给初唐书家创造的森严的楷书法度充添了自由活泼的因素,显得清新雄美气宇轩昂,而又没有桃巧的媚态,解决了初唐书家孜孜追求的在险劲中寓以活泼的大问题,形成了柔中含刚、秀劲丰润,活泼自然,集众家之美于一体的鲜明风格。他是继王羲之以后树立的又一个光辉的书法里程碑,历代书法家给以高度赞扬。他改掉了古法,树立了一个新的法度颜真卿传世楷书碑帖很多,主要有《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渴金天王神祠题记》《郭家庙碑》《大唐中兴颂》《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等。颜真卿不愧为伟大的书法革新家,把他所处的时代定为楷书革新的高峰时代是十分恰当的。

第四阶段楷书革新的尾声,时间在晚唐,代表书家为柳公权。中唐颜体出现以后,不少人竞相学颜,崇尚肥厚的书体。唐自李豫李豫大历年以后,书法逐渐随着国运由盛转衰,但是书法改革的浪潮并没有停息,不少书家力图矫正楷书的“肥厚”书风,可惜没有明显的成就,唯有柳公权创造瘦劲雄健的书体光照晚唐书坛。柳公权(778-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陕西耀县)人。自幼聪敏,书学渊源深厚,初学王羲之,后习欧、虞,得力于褚遂良,又学习颜真卿。他发扬了前辈书家的革新精神,楷书直接继承了颜体笔法,横画瘦劲,竖画粗壮但不失于肥,笔画棱角分明,但不露出骨,结构严谨,气势开张,与颜体并称“颜筋柳骨”,具有刚劲精悍不泥于古的特点,传世楷书碑帖有《金刚经》《大唐回元观钟楼铭并序》《玄秘塔碑》《神策军碑》《高元裕碑》等。柳公权之后,书法革新的运动结束。

楷书守成时期—宋元明清

唐朝楷书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建立了唐楷的法度,成为后代临摹的典范。自宋代以后的几个朝代,书法方面篆、隶、行、草书体取得了很大成就,楷书渐渐冷落,总的看来是对前代楷书的继承,没有大的进展,因此将宋、元、明、清几代称为楷体的守成时期。

在宋代,楷书次于行书。宋四家中无人书写严格的唐代风格楷书,他们的楷书常带有连笔和行书的笔法,因此常被称为“宋楷”,是一种行楷体;四大家中蔡襄的楷书是端正的。宋代楷书较好者还有苏轼、赵估等。瘦金体是宋徽宗创造的书法字体,亦称“瘦金书”,也有“鹤体”的雅称。“瘦金体”的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联笔字游丝行空,已近行书。其用笔源于褚、薛,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现代美术字体中的“仿宋体”即模仿瘦金体神韵而创。瘦金体作品代表有《楷书千字文》《袂芳诗》等。

赵估书法继承了褚遂良、薛撰瘦硬的书法特点,自成一体。此体以瘦劲为特点,笔画干细,横画收笔带钩,竖画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个别连笔则如游丝飞空。其代表作品有《大观圣作之碑》《瘦金书千字文》等。

元代楷书进展不大,仅有赵孟頫鲜于枢等书家名世。赵孟颐(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其书法继承晋唐传统,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流畅俊逸、圆润秀丽的风格,称为“赵体”。他用工整的小楷写了许多经卷,用大楷写了许多墓志和碑文,他的大楷运笔极为流畅,有不可阻挡的气势,常露锋落笔带一小钩,笔画圆润稳健又极灵巧,转折提按分明,笔画之间连带自然,顾盼相应,结构安排得十分恰当,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清新的旋律。但也有讥之有“软弱”“浅俗”“轻滑”等毛病。鲜于枢一一年,字伯机,号学山民,楷书以骨力遒劲取胜,也有圆润的变化,深得“唐法”影响。

明代楷书重蹈宋代覆辙,一时帖学大盛,宋代的干禄书法在明代发展为“台阁体”,字体千篇一律,无有生气,完全为当时的需要而书。楷书虽无大的进展,但在继承前人楷书传统方面也有些成绩,大抵是沿习元代赵孟颊、鲜于枢的书风,柔秀婉媚,纤巧工整,楷书家主要有宋克、沈度、祝允明、文微明、王宠、董其昌等。文微明(1470-1559年),长州(江苏吴县)人,书法擅写各体,尤精小楷,早年临摹智永及宋、元笔法较多,后学赵孟顺、颜真卿和欧阳询,小楷精细,字体略扁。岁以后任翰林院待诏,字较为工整,但尚存板滞的缺点。归田以后,克服过去写字的毛病,形成了自己结构宽展舒和、典雅遒劲的书法风格。一生学书到老,一笔不苟,严肃认真。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华亭上海松江县人。他在临摹前人书迹的基础上,努力进取,兼容并蓄,形成了个人的艺术风格,字体丰润遒媚,气势高雅,用笔略带行书笔意,活泼多姿,打破了楷书的板滞。但董书缺乏劲健的骨力,以及温和深长的韵致。

清代书法有了重大发展,但就小楷而言却是一般。明代出现的“台阁体”此时发展成为“馆阁体”,更加讲究楷书的方正、光洁、乌黑的原则,楷书没有什么生气,书法的艺术生命力被侄桔了。清代后期碑学兴起,和“馆阁体”相抗衡,崇尚茂密雄强的书风,楷书风格为之一变。清代楷书好的有刘墉、钱伴、金农郑板桥邓石如何绍基等。

式微低迷时期—当代

一、任何一个艺术门类的繁荣和衰落都是和当时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唐朝李世民喜欢书法,于是以字取仕作为煞律,以致全国上下拼命练培阁饿,馆阁体是当时人仕途的检验学子书法功力的通用书体,为取功名人何不趋之?以肥为美作为当时的审美取向,颜真卿创作了宽博肥厚、正大庄严的颤体楷书,绝冠书坛,成为唐代最伟大的楷书书家。而当代正值新旧社会交替,人们生活处于不稳定状态,为生计而奔波,乃人之本能,嘟有暇时操笔。而此时^们对书法审美由规整、静气一路转人豪迈、狂放、猎奇的特征取向,也就是转人行草、狂草一类,比如对毛体书法的喜爱,而对于楷书等规整一类,喜爱程度锐减这也是不无道理的。

二、楷书自身艺术感染力的缺失。随着社会和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快节奏生活使人们的审美取向已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娇艳、另类、个性注定当今社会的不安分,尤其是计算机的出现,书法的实用功能丧失之后,作为一个纯艺术形式呈现于世人面前时,楷书这种缺乏激情和艺术感染力的书体自然会受到冷落。尤其在各种展览中,评委对楷书的评选也较为苛刻,大都入不了展览,打击了习楷者的信一使得楷书参展者越来越少。

三、市场经济的诱惑。国家由计划经济走入市场经济之后,随之艺术品也走入市场,从2003年开始,书画市场价格走一个快速提升阶段大师级书法家由几千一张迅速上开至上万元一平尺,稍青影响的也有上千元一平尺。在这样一个巨大市场诱惑下人们急功近利的思想迅速膨胀,行草书优势立马显现,摘笔会,走穴又快又好,又招人喜欢。而对于楷书则费力不讨好,又费时,功力羲一点的楷书又不讨人喜欢。使得楷书的市场立马衰徽,也难怪每次国展投行草书的比例占百分之八十,而楷、隶、蒙等书体舍起来才占百分之二这也就不足为怪。

四、书法教育的缺失。国家教委虽然要求中小学开设书法课,但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的学校把书法课当作自由课,即使有的学校开了法课,也勉为其难,书法教师缺乏有书法教师的,也只能教一些颤筋柳骨之类浅层次的楷书知识,并不深入。

书体特点

基本特点

楷书的基本特征是:结体方正端庄稳健,各种基本笔画完备,严谨整饰;用笔极其丰富,提按、方圆、中侧锋、向背等应有尽有,风格可塑性强。

美学特点

楷书的美学特征是静中寓动,强调法度、规矩。所以一般而言,楷书更容易表现功力,但不易形成鲜明的个性风格,而且在表现时间节奏感、空间变化方面也逊色于行草书。

书写规则

关于楷书结字方法,历代论著很多,但内容繁杂。当代书法家任政先生将楷书结体概括为八条规则,较为简明实用。现分别介绍如下:

横平竖直

横写得平,竖写得直,字就平稳。所谓“平”并不是水平,而是带斜势的平,通常横画向上斜势的角度为5?7度,部分竖画也不是垂直的。如:“二”“干”的横画,“工”“共”的竖画。

疏密匀称

笔画之间,疏密匀称,字就美观。所谓“疏密匀称”也不是布白得绝对平均,应该做到“疏可走马,密不容针”。凡是笔画繁复部分,要写得紧密一些,简单部分,要写得宽松一些。如:“腾”“爪”“疆”“麟”等。

比例适当

地位宽窄,安排妥帖,字就工整。以偏旁部首等几个部分组成的合体字,它们各部分所占的比例要适当。左右结构的字如:“朝”字,左右各占1/2;“影”字左边占2/3,右边占1/3。这样,比例适当,字形就好看。另外,字形小的不要硬放大,字形大的不要硬缩小;字形斜的,不必把它扶正,但要重心不偏;字形扁的,不能硬拉长,字形长的,不能硬压扁。总之,字的各部分要比例适当,字形大小长短要顺其自然。

重心平稳

点画平正,重心不偏,字就端稳。每个字的主笔写好了,字的重心一般来说就能平稳。另外,有些字形斜侧的字比较难写,如“弋”“母”等字,需要注意主笔的平稳。

点画呼应

点画之间,互有联系,字就活泼。行书点画之间一般有牵丝引带,以显示其呼应关系。楷书点画之间虽无牵丝,也有彼此呼应,否则字就呆板,不生动。写楷书最忌笔画之间笔笔拼凑,互不呼应。下面所举的例字,就体现了点画间的呼应关系,也表明了楷书和行书之间的辩证关系,即“楷书是行书的正写,行书是楷书的流动”。

偏旁容让

偏旁部首,配合得宜,字就紧凑。(1)上部有“帽子”的字,要写得宽些以盖住下面的部分,如“宇”“宗”等字。(2)有“底座”的字下面的主笔宜大起承载作用,如“里”“盖”。(3)“山”“口”等用作左偏旁时,要安排得高一些,如“呼”“峰”。(4)“口”等作右偏旁时,宜安排得低一些,如“和”“私”。(5)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字,两旁要向中间靠拢,中间应该谦让,如“摊”“粥”。

向背分明

向不妨碍,背不脱离,姿态就好。相向的字两边相向,要左顾右盼,如“好”“妙”等字;相背的字,左右互背,要脉络贯通,如“北”“犯”等字。

变换参差

参差错落,主次分明,字不呆板。同一字中,相同部分要有大小、长短、斜正、收放、轻重等变化,力避重复。这样参差错落,字才生动,如“哥”“林”等字。

类型分类

按字迹载体分

可分为墨迹和碑刻两大类。墨迹是指用毛笔直接书写在纸、绢、帛、木板等材料上面的字迹;碑刻是指经书丹后或直接用凿刻工具将文字刻在石头、山体、木板等材料上面的字迹。

按字体大小分

楷书按照字体的大小来划分,1厘米至2厘米的为小楷,即小字。5厘米以上的为大楷,即大字。之间的称为中楷。但这仅仅是笼统的分法,实际上,现实生活里出现过小于10厘米的小字和大到1.8米的大字。

小楷

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钟繇。他原是位隶书最杰出的权威大家,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具生动之致。只是结体宽扁,横面长而直画短,仍然存有隶书的遗意,但是已经具备楷书的写法,实际为正书之祖。到了东晋时期的书法家王羲之,将小楷书法更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也奠立了我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

大楷

一般情况下,人们把1寸以上、数寸以下见方的真书称为大楷。比这个更大的真书大字被称为“榜书”、“擘书”。根据历代书法家积累的经验,学习书法应先写大楷,做基本练习。掌握好大楷的点面、结构、布白,做到点面准确精到,结构疏密得当,则退而写小楷可做到结体宽绰开张,点面规矩清楚。进而学榜书则能结密无间而气魄宏阔,不至于涣散无神。

按风格类型分

有两种情况,一是以时代整体所表现出来的风貌来划分,如“晋楷”“魏碑””唐楷“。二是以书法家个人面目来划分,如”欧体’”颜体”等。

按时代发展分

古朴型

指从隶书脱胎而来,收敛波,整饬字形,形同古隶的楷书。严格地说这种楷书应该称为“隶楷”。主要流行于魏晋南北朝,包括钟繇、王羲之的楷书以及被称为“魏碑”的北朝楷书。古朴型楷书虽然是初创阶段的产物,但其技法和风格的发展变化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其古朴稚拙的意态情趣,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甚至后世成熟的楷书也很难企及。

法度型

楷书发展到唐朝,渐趋形体完备,法度森严,点画形态丰富,结体形式多样。对于楷书点画和形体的研究也逐渐达到技术细节化的水平。唐人的楷书多为后人的楷模,故称为法度型。

意态型

宋代开始大量出现,以苏轼黄庭坚的楷书为代表。其特点是讲究风神意态和整体效果,不计较一点一画的得失。在规矩法度中求变化,追求清新自然的意趣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圆熟型

元明时期开始出现,以元代赵孟颊为代表。把楷书的法度、意态合在一起,又直接继承了王羲之潇洒秀逸的精神,从而创造出一种更加圆活流便的楷书,它吸取了前几种楷书的优点,把楷书的艺术性和实用性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对后世影响很大。

楷书代表

古代楷书代表

“楷书四大家”是指唐朝书法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元代书法家赵孟頫,这四位书法家的风格各有特点,是后世竞相模仿的笔法宗师。

唐代欧阳询

欧阳询(557年-641年),字信本,祖籍潭州临湘(今长沙),初唐杰出书法家。欧阳询的书法被誉为“唐人楷书第一”,世称“欧体”。涉猎经史,博闻强记,参与编撰中国现存最早的官修类书《艺文类聚》。其子欧阳通也是著名书法家,父子分别又称“大欧”“小欧”。欧楷笔力劲险,间架精密,书体严谨,风范不凡。宋代《宣和书谱》誉其正楷为“翰墨之冠”。欧体书法继承了魏碑的体势,斜画紧结,点画位置极为精准,于平正中见险绝,规矩中见飘逸。楷书主要作品有《九成宫醴泉铭》 《虞恭公碑》 《皇甫诞碑》。

唐代颜真卿

颜真卿(708年-784年),字清臣,唐京兆万年(今西安人),祖籍琅邪(今临沂),书法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之一,颜真卿的楷书被称为“颜体”。他的楷书有篆之意,结体宽博,丰腴雄浑,独具阳刚之美,结合他的生平与人品,成就了艺术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范。主要楷书作品有:《多宝塔碑》 《麻姑仙坛记》 《颜勤礼碑》 《东方朔画赞》 《自书告身》。

唐代柳公权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耀州区)人,柳公权的书法与颜真卿齐名,世称“颜筋柳骨”。柳公权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在唐代诸名家的基础上,吸取欧阳询颜真卿的长处,骨力劲健,形成独树一帜的“柳体”。主要楷书作品有《玄秘塔碑》 《神策军碑》等。

元代赵孟頫

赵孟頫(1254年-1322年),字陈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市(今浙江湖州)人。赵孟頫的楷书被人称为“赵体”。赵孟頫博学多才,诗文、书画、金石、鉴赏无不精擅,影响了整个元代与明清时期。赵体楷书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运笔动作与笔势干净利落;二、结体宽绰秀美,点画质感温润,顾盼生姿;三、横直相安,撇捺舒展,加入行书的笔法与意趣流美生动。主要楷书作品有: 《帝师胆巴碑》 《三门记》 《妙严寺记》。

南宋朱熹

朱熹(1130年— 1200年),世称朱子,字元晦,号晦庵。祖籍安徽婺源 (今属江西省 ),定居福建省。 朱熹是崛起于南宋中前期的一位精思 、明辩、博学、多产的学者和哲学家 。 朱熹楷书学钟繇,明人廖景风云:“尝见朱子笔数张,盖法鲁公争座书,即行边添注,亦复宛然。意致苍郁,沉深古雅,有骨有筋有韵。”鲁公是世人对颜真卿的尊称,这说明朱熹对颜体字是下过一番苦功学习的。

当代楷书代表

倪俊冬,又名浚咚。吉林市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国学骨干高研班成员,简社社员,九社社员,吉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吉林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吉林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倪俊冬的楷书形式多样,碑帖兼融,如其魏楷虽属墓志一脉,但在技法上又有了自己的特点,较明显的展示出清雅峻健、刚劲有力。

李延庆,斋号梦砚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教育书法家协会理事。幼承家训,学习书法。多年来临池不辍,逐步形成典雅俊逸、刚劲自然、寓拙于巧的书风。《中国书画报》《书法导报》以及市电视台等专业媒体曾对其学书经历做过多次专题介绍。李延庆的书法法度谨严,神味浓厚,既有风神骨气,又有妍美俊逸。虚实相生,无笔墨处皆成妙境。

影响

楷书是应用于比较郑重的书写场合,楷书也是最规范最具实用性的字体,写好楷书是过去参加各类科考必须具有的基本技能,但楷书并没有变成板滞机械的印刷体。尽管实用中较多地使用行书和革体,民国时大书法家于右任还想把“标准草字”作为汉字的手写体,把楷书作为大写印刷体,而楷书仍然有它充沛的生命力和多样的艺术风格。

楷书一直被作为书法入门的字体,是行书、草书的基础,然而又是最难写好的字体。有人认为写好楷书一个字,相当于行草十个字。小楷在各种字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清代书家钱泳曾说:不会写小楷就是不会写字。小楷是魏晋以来读书人必须要写好的一种字体。它的实用性最强。读者宜在小楷上多下功夫。早期的楷书作品多是小楷,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的小楷作品,虽然经过后世多次翻摹,仍然风恪鲜明,神采十足。

小楷在各种字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清代书家钱泳曾说:不会写小楷就是不会写字。小楷是魏晋以来读书人必须要写好的一种字体。它的实用性最强。读者宜在小楷上多下工夫。近年有人说小楷不算书法艺术,只能说是“写字”。这种说法是很不正确的。早期的楷书作品多是小楷,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的小楷作品,虽然经过后世多次翻摹,仍然风格鲜明,神采十足。魏晋至唐人写经,出自民间书家之手,而锋颖劲健,骨力雄强:宋元明清,善写小楷的书家代不乏人,赵孟俯的流丽,宋克的古雅,文徵明的清劲,王宠的散逸,刘墉的稚拙,何绍基的古奥,他们的小楷作品为中国书法史增添了光彩。

参考资料

聚焦 | 当代楷书十大青年书法家——倪俊东.搜狐网.2024-03-26

聚焦 | 当代楷书十大青年书法家——李延庆.搜狐网.2024-03-26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